武汉味道27年不变的坚持,这个粤菜大叔把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那年初夏,惠州荔枝丹,恰逢朝云生日,苏东坡以荔枝祝寿,提笔写道。自此粤地之风北吹,至今数百年,而粤菜也扩散到了全世界。

传统粤菜分三大派系,为广州菜、潮州菜和东江菜,不过传统粤菜在武汉相对少见,更多的是港式粤菜,这一粤菜的分支。因为香港移民众多,借鉴川、鲁、浙等不同菜系,融合西方人的审美趣味,在传统粤菜基础上有了新的一派。

有趣的是,武汉多稻香之类的港式,主打香港黄金时代的怀旧风,推的是港式点心,反倒使得传统粤菜略显尴尬。同时,不少粤菜厨师为了迎合武汉人的口味,将粤菜做成了大众的江湖菜,就是完全做丢了粤菜的灵魂。

想当初,楚菜大师王海东还在粤厨联谊会上说,“是你们粤菜厨师的到来,让我们楚菜厨师的薪水得到了提高。”哪怕现在,粤菜厨师的薪水也是楚菜厨师的两倍,比较对食材的讲究、刀工砧板等的运用,都不是楚菜厨师所能比较的,但楚菜厨师也在奋起直追。

不过,叹气归叹气,在武汉这个传统粤菜并不够为人推崇的城市,还是有些人在做着坚持传统粤菜不变的事情。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从武昌到越秀维港购物中心来一趟,这里有我喜欢的鸡汤、山溪鱼,这里有地道好味的传统粤菜,以及有趣的主厨栋哥。

“试试这个,店里新到的,只给老顾客,量太少了。”顺意食坊的主厨栋哥跟我说。这道头回进入店里的汤,黑乎乎的,没什么美感,有点儿梅干菜的感觉,还有些许猪骨与黄豆。正好奇,栋哥开口介绍了,这叫做:

“苦斋菜,为粤北有名的野菜,当地又名“苦斋婆”,为清热、祛湿、解毒的民间常用野菜,因此其寒凉性,其清热祛湿的功效更为显著,所以深得粤北民间所喜爱。苦斋菜配以宽中益气、健脾补益的黄豆,滋阴益髓的猪筒骨为汤,清润可口。”

同来的蒋老师说,“这个我们河北老家也有,不过很少人吃,数量也不多,晒干味道更好一些。”

栋哥说,他的家乡韶关,地处粤北山区,山连山,这几年人们上山砍柴的少了,生态环境在快速恢复,而山中多野菜,每一道野菜煲汤,都会有不同的功效。我翻了翻菜单,他的煲汤起码有五种以上,去年感冒时,我就喝过他的穿心蒡煲汤,他开玩笑说,“要是连喝上几天,绝对完全康复。”我说,“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每次都从武昌赶来……何时在武昌开家分店啊?”

可以说,这些不同的煲汤,就是粤人将汤品做到极致的冰山一角。

不过,我最爱喝的还是白水鸡汤,就是倒三瓶农夫山泉进去,里头一点生姜片,然后加入粤北山区的走地鸡,天以上,采用的本地家养母鸡与野公鸡交配,只需15分钟,煲出来的鸡汤,给一点点广东的海盐来调味,清纯如处子,鸡肉呢,可蘸辣椒圈、蒜蓉酱等吃,鲜嫩回甜,同时又保持着粤地鸡些许脆脆的紧致感。

据说,栋哥是在武汉试了几百只鸡,还是只有他们粤北的鸡才能烹制出这清甜味儿。

价格不过元,这样的品质在其他餐厅至少要元以上。

为了迎合武汉人的习惯,栋哥在鸡汤加入虫草花、枸杞等增色,但我还是爱他的白水鸡汤。越秀多写字楼白领,有的银行客人不相信,“居然有这样的汤?”然后栋哥亲自下厨给他,在他的面前展示,结果对方喝了一碗,此后再来,每次必点的就是白水鸡汤和无姜鱼。

既然提到了无姜鱼,那就说一说。

无姜鱼,采取生啫的方式,鱼肉滑嫩,用筷子轻轻夹,如果用力,因太嫩,会蒜瓣状散掉。很多不了解的顾客会diss,“这不就是一条草鱼吗?”不免呵呵一笑。喝着山泉水长大,在大自然中畅游的鱼,能跟人工饲养于池塘中的相比吗?品质可以说是天渊之别。问价格,88元,再次吃惊,性价比太高了。

这次前来,烧鹅已经售罄,就点了脆皮乳鸽,必须要十分钟吃完,才能尽享这鲜嫩的滋味。而顺意的冰皮鸡给这个冬夜增添了些许沁凉,也让在座的诸位现实世界中固执着自己理想主义的人士以些许鼓励。

粤菜餐厅的细节,还在于公筷公勺,以及得知我们桌上有北地贵客,特意有一盘煎饺子。

主厨栋哥,生于70年代,做了27年的粤菜厨师,不管外面如何变幻,是大领导还是普通顾客,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态度。“尊重食材,顺意自然。”可以说,鸡有鸡味,鱼有鱼香,大豆用非转基因,厨房里的油用最好的鲁花,道法自然,就是对食材最好的尊重。

难能可贵的是,这家老板居然是90后,因为嗜好粤菜,在跟栋哥第二次见面时,即邀请他做主厨,只因为栋哥的这份坚持,而他亦能够适当调和,在不损害粤菜原则的前提下,适当给武汉本地客人多一个选择,算是伯乐与千里马的绝配。

比如这盘客家炒粉,即增添了一小碟子辣椒酱,给重口味嗜辣的客人,从而更有人性化。

冬夜,我们举起红酒杯,这一晚的月色清凉,但粤厨的坚持,让我们心中和煦如春。

作者:舒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shanhua.com/sbbz/11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