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4366.html
辣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之一,是种刺激性食材,能吃辣的顿顿离不开它,不能吃辣的是一点也接受不了。纵观中国全域,四川、贵州、云南等山区的人们都特别能吃辣,而浙江、广州、上海等一些沿海城市基本上都不吃辣。有的人说是因为各个地方的口味习惯不同。其实也不尽然,所有的习惯都是慢慢培养的,都要经历从不习惯到习惯的一个过程。那么为什么蜀人可以养成这个习惯,而江浙人却养不成呢?
辣椒是十六世纪末,也就是明朝末期才由欧洲传入中国的,而云贵川地方的人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真正接触到辣椒,也就是说云贵川的人也并不是天生就会吃辣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从一接触辣椒就会喜欢上吃呢?其实本质原因很简单——穷!
大家都知道,在古时候云贵川被称为“苦寒之地”,四周大山环绕,长年与世隔绝,自然环境阴冷潮湿,物质极度又匮乏。因此,生活很是艰苦,每日里缺油少盐,饭食粗糙,难以下咽。后来辣椒的出现,改变了他们所有的生活现状,被奉为神物。辣椒的强烈味道,虽然口感并不好,但是可以刺激人的味蕾,增加人的食欲,它不需要任何的烹饪和调制,只需要两颗红辣椒,就可以吃下满满一大碗以前难以下咽的饭食,这正是他们饮食上极度需要的东西。而且辣椒的辣度还可以刺激人的神经,让人吃后会大汗淋漓,进而促进血液循环,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寒冷和祛除湿气,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甚至达到了可以救命的程度。所以辣椒一出现,就受到了云贵川人的疯狂追捧。在各种食物中都添加着大量的辣椒,又用辣椒研制出许多新的食物。到了现在虽然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可吃辣椒的习惯已经渗入骨髓,特别是四川人,到外面如果不吃辣,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四川人,我们也调侃四川的姑娘为“辣妹子”。
沿海城市不吃辣,正好是相反的理由。沿海城市一般都比较富裕,食物相对丰富,他不需要用一种刺激性的味道来提升食欲。中国有句古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海地区靠海自然吃海,丰富的海产让他们不必为食物来源发愁,而海货的鲜美也不需要任何调料进行增补,如果把辣椒放进海鲜里,并不能够增加食物的鲜度,甚至是一种味道的破坏。而且沿海城市的气温一般都比较温和,也不需要借助辣椒来抵御寒冷,所以辣椒在浙江、广州、上海等沿海地区完全没有需求,没有需求就行成不了市场,没有市场也就培养不成习惯。所以沿海地区的人直到现在也很难接受辣椒的味道。不过各个地方随着川系菜品的狂轰乱炸,人们对辣椒的认可度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
除了辣椒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刺激性食材,也被云贵川人民所喜好,那就是花椒。花椒有着浓重的麻味,有着和辣椒同样的增欲御寒的效果,所以能吃辣的人一般也会喜欢吃麻。到了现在“麻辣”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成为了川菜的代名词。什么“麻辣小龙虾”,“麻辣香锅”,“麻辣烫”等带有浓厚川贵特色的菜品已经风靡全国。
那么,除了辣椒和花椒之外就没有其他的食材可以代替它们的作用吗?在辣椒没有传入中国之前,人们普遍用来增辣的食材是“茱萸”,就是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茱萸味道也是辣的,和辣椒相似。但是茱萸的辣并不正宗,而且不够强烈,还带有其他的“別味”,口感极差。长期食用让人很难接受,所以辣椒一出现就完全取代了它的位置,摇身一变成为了重阳节的寄托性物品,反而变得神圣起来了。
中国农村还有一句俗语“葱辣鼻子,蒜辣心,韭菜专辣舌头根”,说明中国还有很多食材都是带有辣味的,但是这些食材的辣度都无法和辣椒相比较,而且所有食材的辣味中都带有食材本身的味道,辣的不够纯粹。所以现在我们说的“辣”只是辣椒的辣,其他食材的“辣”都成了食材本身的味道。
辣椒能够在山区快速普及,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廉价,所谓的廉价并不是说便宜,而是指生长需求比较低,适合在山区栽种,一般辣椒的生长温度是25/30度左右,非常吻合云贵川的气候条件。生长周期短,从发芽到成果一般只有2个月时间,而单单果期就有近3个月时间,可以反复采摘。品类多样,各种辣度的品种都有,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人。产量高,一棵辣椒秧一般可以采摘50只辣椒左右(小辣椒),易存储,阴湿地区的食材极不容易保存,而晒干的辣椒可以长年放置,随食随用,非常方便。而且辣椒还有一个致命的理由,那就是一旦喜欢上它,就永远也离不开,永远也吃不厌。喜欢吃辣的人基本上是无辣不欢的,似乎所有的食材,无论你用各种方法烹饪,都没有辣椒的专一。综上所述,辣椒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云贵川地区的宠爱!现在四川的部分地区甚至成立了“辣椒节”,把辣椒当做当地的文化进行发展。
其实不管能不能吃辣椒的人,都不建议多吃,虽然辣椒有着增加食欲,祛湿御寒,促进血液循环等众多好处,但吃太多的话会引起上火,损坏肠粘膜,引起便秘等弊端。所以辣椒可以吃,但不要贪多哟!
那么,你喜欢吃辣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