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用树上这种东西做蒸菜,看着像毛毛

阳春四月,在河南鹤壁山区姬家山村,今年49岁的村民姬有良正在楮桃树上摘楮桃穗。这个时节的楮桃穗不老不嫩,正适合蒸蒸菜吃,所以他就?上筐子来村边找楮桃树,准备中午用这个做点好吃的。

楮桃树在河南很多地方也叫构树,因为构树算是用不上“材料”的乡土树种,长的不高也不粗,所以盖房做家具都用不上。如果非要找点用途的话,那它的枝柔韧性比较强,过去人们常用它的枝来做粪筐的提把儿。

楮桃树长的不高,姬大叔不一会儿就摘了一筐子,眼看够两个人吃了,他就提着篮子回家了。对于楮桃树,很多人容易弄混淆,其实这种树分雌雄,雄树结这种像毛毛虫一样的穗穗,雌树会结圆球球,到了夏天成熟之后是红色的,吃起来甜甜的,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吃了。

姬有良是农民,也是一名唱四股弦的演员,他是四股弦非遗传承人,还是剧团的团长,常年带领20多人在河南、河北两省交界的五六个县唱戏演出。四股弦在当地很受欢迎,每年都演出多场。今年因为疫情不能出去唱戏了,就一直在家里歇着。

到了家里姬有良和妻子赵兰香一起择菜,因为穗穗上有叶子要去掉,还要再拣一下。他的妻子跟他是唱戏的搭档,也拉了几十年的四股弦,是剧团的头把弦,经常跟着姬有良的剧团演出。现在不能演出了,她歇不住,还在村里的加工厂干活,一天挣个几十元钱,这会儿是中午下班了,两个人赶紧拾掇着做饭。

赵兰香是个麻利人,一会就把楮桃穗儿择好洗净,然后控干水分,再撒上少许盐、调料和面粉,拌一下。农村吃榆钱、面条菜等野菜,常常不炒不炸,就是拌点面简单蒸一下。

在太行山区,老百姓在蒸或者炸一些食物的时候,喜欢在院子里生上火。过去用的锅头是泥巴糊的,现在都换成了铁制的,用起来也很方便,烧柴火大,做饭也香。

这楮桃穗好熟,放入锅里蒸大约1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在蒸楮桃穗的同时,姬大叔也没闲着,他用蒜臼捣了几瓣蒜,然后放点小磨香油、辣椒油和醋,准备一会儿浇在蒸菜里。

撒了蒜汁儿的楮桃须,看着很有食欲,就是这一条条像毛毛虫一样的形状,没吃过的会让人有点怵。楮桃须吃到嘴里有股清香,软糯可口,姬大叔说也就这几天好吃,再等等就老了。

夫妻俩蹲在地上一人一碗,姬大叔一边吃一边说:“还是小时候的味道,一吃这,就会想起小学时期,那时候放学看到妈妈在拌这个“毛毛虫”,吓得我不敢吃,不过忍不住饿啊,小小的尝了一筷子,还真好吃,然后狼吞虎咽的吃了两碗,喝一碗热水就又上学去了。”摄影记录

杨学材(图文乡土河南原创,剽窃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shanhua.com/sbfb/130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