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针法针针见情

传统的针法及其运用一、直绣

直绣是指用直线条从一边到另一边直接乡成形体的绣法。不论是竖直、斜直或都是横直都属于直绣。这种绣法可以认为是最先产生的绣法。直绣包括直针、缠针两种。其做法很简单,后起的许多针法都根源于此。

1.直针

完全用垂直线绣成形体,线路起落针全在边缘,全是平行排比,边口齐整。配色是一个单位一种色线,没有和色。针脚太长的地方就加线钉住,后来就演变成铺针加刻的针法了。

2.缠针

是用斜行的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由这边起针到那边落针,方向是一致的。针迹要匀密,边口要齐整,如果线纹乱,针口毛,则不足取。这种针法绣小型花叶和枝干可以采用,但只宜于单一色的形体,如一瓣花,一片叶有色调深浅的就不大适用。绣细花瓣以彩不复杂,如菊花之类以及绣字是适宜的。初学刺绣以及普通绣鞋面花之类的多用此法。在手上、手绷上都可以绣,所以会绣的人也最多。

二、盘针

盘针是表现弯曲形体的针法。它包括切针、接针、滚针、旋针四种。其中,切针产生最早,以后发展到旋针。

1.切针

切针也叫刺针。针与针相连而刺,第二针须接第一针的原眼起针,针迹要细如鱼籽,所谓“一芝麻三针”,就在于此。这种针法在缝纫中是常用的。它可以绣曲线。过去开脸多用这种方法。由于它不能藏去针脚,多作辅助针法。

2.接针直针线条可以拉长,但因太长线松而会抛起。切针可以延长线条。但会露出针脚。它之所以产生,就是由于它既容易藏去针脚,又可以随意接长。它是以第二针紧接第一针尾的里面接连着绣的,针迹长短相等匀称。它的用途是绣线条,绣马鬃、松针、水草、花须和绣字等。用短针接绣曲线也是适宜的。

3.滚针滚针也叫曲针,针针逼紧而绣。第二针插入第一针中偏前些,紧逼其线,把针脚藏在线下,第三针接第一针针尾偏前些,下面以此类推。除第一针外,其余的起落针全要在绷子上面,一手拉起原来的线条,藏去起落针脚。绣成后,犹如一笔写成,不露针迹,并且粗细如一整齐。粗的用全根线。细的用劈线。

还有一种必针。它不拉起前针线条,靠底平,并不象滚针那样高圆。这种针法用于绣花叶的茎和鸟的眼眶、昆虫的须等各种线条图案。总之,凡需要用强劲显露的线条之处,都可适用。

4.旋针

旋针是用接针或者滚针的方法盘旋而绣的一种针法。绣的时候,顺着形体回旋的纹路用短针盘针,匀密而不露针脚。如果绣仕女的发髻、卷曲的树木、蜿蜒的龙蛇、涡漩的波浪和蓬松卷曲的毛发,都可用这种针法。沈寿刻绣用散整针作为旋针的内容,并且运用它绣人像。也是对旋针这一针法的充实。

三、套针

套针始于唐代,盛行于宁代,至明代的露香园顾绣,清代的沈寿时,就进一步发展了。套针流传很广,是苏绣的主要针法。套针的基本方法有单套、双套二种,在苏绣中另有木梳套、集套、扁毛套和活毛套等。

1.单套

单套又名平套。其绣法是:第一批从边上起针,边品齐整;第二批在第一批中落针,第一批需留一线空隙,以容第二批之针;第三批需转入第一批尾一厘许,尔后留第四批针的空隙;第四批又接入第二批尾一许;其后,依此类推。先批后批,鳞次相覆,犬牙交错,边尽处,针口仍需齐整,在分的地方留一水路。也有的在轮廓边缘滚一圈叠住,不留水路。

2.双套

双套的绣法与单套的乡法相同,只是比单套套得深,批数短。它以第四批和第一批相接,即第二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三处,第三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二处,第四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一处。单套针脚长,镶色较难,用针较易,用线较粗。双套则针脚短,镶色较易而且和顺,用针较密,用线较细,转折愈多则用针愈短。单套宜于绣日用品、花卉之类。双套则宜于绣翎毛等。用单套遇转折处针脚长,针迹易露而色泽浅;用双套遇转折处针脚短,针迹少露而色泽浓重。套针对于绣各种形体都适用,是过去乡仿真形体的基本针法。现行的套针有一种简单绣法。这种绣法是:批批相覆,接入长短一律,没有参差的变化,由外向内绣制。配色则是一批一段。因为针脚一律,容易匀齐,并且易做,所以绣日用品多袭用这种方法。

3.木梳套

木梳套的绣法和单套相同,但比单套松稀。它是在第一批出边后,第二批在第一批一半处落针的,第隔一线套一针,第二批接入第一批尾的一厘许,在第二批留下的空隙中来入。每批的长短相等。用这种针法绣的东西比较粗,是套针中最差的一种,为绣日用品、花卉所用。

4.集套

集套的绣法也如单套,但外口的第一批针多,绣一批少一批针数,批批藏短针。绣到最后,周围的线路全集中在一个眼中,一批一批相覆,犹如单套。这种绣法多用来乡日用品花瓣和圆形物体。

5.扁毛套

扁毛套是绣鸟毛的套法,也就是绣片毛的套法。其方法是:根据片毛的纹路进行套绣,套法和双套相同,只是线条略有长短。因此,也有人称它为“长短套”。

6.活毛套

活毛套是绣走兽用的针法。其套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平绣三针,然后在第三针上加上一针交叉针。这种绣法有一定规律,都是一组一组绣上去的。第二种是里面紧,外面带有放射形,由外向内绣,第二批套上的线覆在前一批的一半处落针,按照动物的形状转势。也有用两种绣法一起绣的。边缘用第一种,里面用第二种。活后套也可用来绣鸟的绒毛。

四、擞和针

擞和针,又称长针。这种针法是长短针参错互用的,后针从前针的中间羼出,边口不齐,有调色和顺的长处,可用来绣仿真形象。由内向外绣,带有放射形象,色彩比较调和,形象活泼,绣大幅颇为富丽。

五、抢针

抢针,又叫戗针,是用短直针顺着形体的姿态,以后针继前针,一批一批地抢上去的针法。可以说,这种针法是直针的发展。其配色是把深浅分成批数,一批一批地逐渐使其匀接,按照配色的难易来看,这种针法可能产生在套针之前。它要求批批匀挣,针口齐整。抢针有反抢和正抢(又叫顺抢)之分。反抢是由内向外绣,绣一批压一条线在里面,使得批批齐整。正抢是由外向内绣,不加压线。抢针遇有花瓣重叠,叶片交错,枝茎分歧时,在显出的地方留一线距离以露出绣底,分清界限。但因其线条组织有一定规律,成品比较结实,色彩浓郁,绣带有图案意味的图样最为适宜。绣粗的花木枝干,也可以用短斜线条的抢针。绣花朵,用反抢为好,可用压线配合花瓣形状而绣。如牡丹花瓣有弯曲凹凸形状,若用通边压线,便显得呆板,而用瓣端弯曲的开头,一弯一弯地压线就觉自然。再如玉兰花的长瓣,其花脉是两端聚,中间散,若用通边压线,看上去就不顺眼,而改用滚针代替压线,效果就比较好了。这两种改进的绣法,前者为分压法,后者为滚压法。

六、平金

1.平金

平金是用金银线代替丝线的绣法。其方法:先用金线或银线平铺在绣地上面,再以丝线短针扎上,每针距离一分到一分半,依所绣纹样而回旋填满,有二、三排的,也有多排的。扎的线要对花如十字纹,如同扎鞋底纹。

还有一种锁金,它是扎线上的变化。第一到第二扎线的扎法与平金不同,它留在上面套一针再落针,如同钮扣一样。这样,两排金线中间就夹了一道色线,色彩因此而增多。

2.钉线钉线是一种特制的细色线代替金线的绣法。这种色线叫棕线,也叫包根线。其绣法和平金相仿,因为它的线色多,能绣的物体也比平金广得多。日用品常用这种方法绣制。

七、散错针

散错针以多种针法变化运用,达到阴阳浓淡适度,力求所绣的开化逼真。有如散整针、虚实针之类。还有乱针,因其线路交错重叠,所以也归入此类。

1.散整针散整针是套针、施针、接针、长短针兼用的混合针法。绣时,需视实际需要而采用,如绣云烟,浓处用套针细线,是整针;淡处曲处用接针、长短针和施针;极淡处用稀针;用更细的线,则是散针。

2.虚实针虚实针是虚、实并用、以实形虚的针法。例如,绣铅笔画的人面。按光线明暗的部位,用旋针及纵横参错的短针绣,针眼不覆,针迹不露。印堂、颔下(颏下、颈上),耳孔、背光的阴暗面,纵横参错的实针,以显示光线的阴暗面,面额、眉睫中间,眼珠,颧颊、鼻梁、鼻端、耳边、耳垂、唇、颏(颊下)、颔等背光的阳面,用短针、稀针渐至于虚,以显阳光的明亮。针愈稀,线愈淡,乃至于不锈的地方与绣地同,这就是虚实针。(图16)又如,绣笃笔画的山水,象斧劈的石,平远的水,在着墨处皆用密针深色,不着墨处则用虚针淡色。

虚实针里面有两种针法:一种是参差针,一种是虚针。

3.乱针这种针法是不规则地用针用线,用长短色线交叉重叠成形,先以混合色线为底,再叉叠其他色线,根据底色来调和,叉叠次数不拘,直到形似为止。乱针虽是不规则的针法,但所有错综搀合的线条组织需直斜横斜地交叉,不用垂直或水平的线条交叉,以免形成方块的感觉。乱针绣重在色彩光线的表现,因此,要掌握施用色线后的效果。乱堆滥叠,就容易芜杂乏味。乱针与虚实针不同的地方是虚实针用纵横参差的短针,是局部应用,而乱针则是用错综挽合的长短针,是全部施用。因为它边缘不齐整,空间需配合绣满,针脚又粗松,所以只适宜于描、照片、油画等图像。

八、编绣

编绣是一种类似编织的绣法。它包括戳纱、打点、铺绒、网绣、夹锦、十字桃花、绒线绣等。这些针法都适用于绣图案花纹,所以也可将它们称为“图案绣”。

1.戳纱

戳纱也叫穿纱,早就流行,是由直针直接变化来的。古代士大夫的礼服上的补服,多半是用这种方法绣制的。尤其是民间婚嫁所用的枕头,发禄袋,门帘、头镜罩等奁具装饰品,用得更多。过去,因为用纱做绣地,所以称之为“戳纱”。不过,也有用罗做绣地的,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挑罗。经改良后,已经不限于用纱和罗做绣地了。戳纱这种针法已经成为绣制图案的主要针法。

戳纱,过去是在稀纱上用绒编成有规律的纹样,也有掺用金线的,这是编结法的戳纱。其方法是:先在纱的经纬路上取若干个眼,用绒将全幅编成许多方格。这些方格可用套角,也可以作大方形或小方形,还可以作双纹及犬牙交错等不同的形状。然后在每方格之中套入各种花纹或美术字。随后又在所套的花纹或字的空隙地方加入其它花纹,填满空制。所用花纹必须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对称,多成双数,单数则很少。常用的花纹有八结、方胜、蝙蝠、卐字及小花朵等。由于戳纱是根据花纹数格子编绣的,因此必须准确数格眼。有每隔若干眼一针的,也有在最小的地方之间用丝一针的。眼数既定,在一种花纹内就不能增减其丝数。如果一处穿错,则处处皆错,花纹就无法组成了。戳纱起针应从每种花纹组织的中间中垂一线绣起,每针依次向左或依次向右。眼数须是单数。如果取双数,则不能收成正方形。每作方块至少需取五眼;卐字至少九眼尖;八结至少十一眼;方胜二十一眼。如时框要使花形大而肥,则以三眼为一眼,或五眼、七眼、九眼均可。但是在以多数眼为一眼时,其眼角的空处必须补足,所补方角的尖,其娄必须仍然算作一个眼,因此,所取合并的眼数也不能取数,否则其角就不能方而密合。

戳纱需要劈绒。绒的粗销售量,需看纱眼的大小而定。一层的纹可以用同色同级的绒,也可以用同色不同级的绒。分界如系浅色,愈向内愈深。分界如系深色,愈向内愈浅。分界之间需用同勾搭,可以用相近的不同级。纹样既可一纹一色,也可以一纹数色,用相近的色级使它成晕。用色愈多愈好,唯黑色和灰色宜少用。收线要轻匀,否则不能整齐熨贴。

笔者曾对戳纱的绣法进行过改良。经过改良后的戳纱,强以用纱料或粗布为地,用花线绣制。过去,限于垂直方向数眼,现在可以直数布丝横数眼,也就是上下计算需用的布丝数,横则数同样数目的布眼。这种数法比以前快而又不易错。

线条的组织:楞以用横竖垂直或斜行排比的线条组成纹样。如果需要绣斜线、曲线的纹样,则要用长短排比的直线的起落针眼所空出的水路来构成各种形状,或者用水平水路或斜曲水路,也可以相互并用。如果有固定图案就可以加线划分,也可以用原有水路作分界。

纹样的配置:除了有固定图案的要按照纹样绣制外,其余纹样的配置可以由绣者自由设计。不过,设计布局要有统一的基调,而且要注意使色调适合纹样的表现内容,要使布纱的密度样的大小生活相等(也就是要有大小适合的距离)。还有,所用的线条不能太长。因为太长了就不服贴,又不能分段做。如果分两截做,中间就会断线而留下痕迹,多出水路,图案就会起变化,从形成混乱状态。在调色方面,改过去一块一块施色的旧法,而运用合线调色的新法。这样,就可以依照图样调和深浅,能绣的对象与品种也增多了。

2.打点打点,也叫斜一丝和一丝串,是一种扣绕法的戳纱。过去,这种绣法多用于妇女礼服的衣襟、衣袖、手担包等上的图纹现在已经用于双面绣等艺术欣赏品。

打点的绣法是:以三丝罗为地,用线在罗的十字纹上扣一针。但也可以用纱或比较粗的布为地。绣制时,罗孔需要显出,有线的地方的纱孔也要有一定的微隙。接线的地方不能打结,以免堵塞。只可以在组长地十字纺中来回穿扣一、二道。如果要接结则要细而紧,使其不露节痕。线用绒线、花线都可以,色彩依画稿配用。

双面一丝串其绣法是:开始选寄小针在十字纱地止穿扣,留二分长绒尾,以便压后剪去,收线是将线尾插入绣好的线内,再把留下的一半线用来绣制,线尾时仍照前面的做法插入绣好的线内,可以不用寄小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自由选用。和色要参差,不可成块。可以用针上调色法。在深色与浅色接联的地方,要回头在先做的地方罩一针,否则就要起空点状。双面平金的做法也同样如此:先用最细的丝线将金线或银线依图样线路扎上,然后再将反面的金线或银线和正面的丝绒一起平上。绣时要注意将先平的线遮住。第一针与第二针中间有一分多的距离,绣时在反面必然会有一斜线条。要藏去这一斜线,就必须改变绣法,即在第一针做好后,丝线从第一针原眼一丝的地方回上,将线藏在金线下面,再到第二针处下针。接下去不依些类推。双面钉珠先用珠子穿好,再照图钉上,先钉一面,再钉另一面。再钉一面的线藏在先钉一面的珠子下面。这样乡成的作品,古色古香,可谓别具一格。

3.铺绒铺绒,又叫别绒,也就是挑花,它的戳纱的编织法类似。过去,民间婚嫁用的香袋、名片盒、童帽、鞋面等上面的图纹,用这种绣法的很多。绣料是用细密的绫缎生丝和绒。绣日用品,如枕套、桌布之类可以用竹布、丝线和绒。

其绣法:先在准备挑花的界内,用白生丝作经线,每丝相距半分或三分之一分、四分之一分,排列必须十分均匀。然后用绒做纬线,算好丝数编,哪条丝应压在绒下,都应当算好。其向上露出的生丝,就是挑出所组成的花纹。

数丝的方形很重要,无论何花纹,先要画成方形,斜视计算每一方形至少应能容纳小方形若干块。如果第一块需要取七丝,那么以后每多一块则应加六丝,即两方形相连取十三丝,三方形则取十九丝。如果在方形中再套花纹,则要算好此纹至少应取多少丝。纹的上下到方距离一段至少需要各空三丝,否则不美观。然后再加方形的两尖基数二丝,即为应记丝的总数,但无论如何总数不可用双数。起针由花纹中心线绣起,然后集资而上或依次而下,配色要鲜艳多彩,针口起落的地方必须齐整。花纹大半用折枝的六朵花及果实,面积较大的,还可以挑出种种图案式的花纹。

4.网绣

网绣的绣法和其它绣法不同,是用网状组织的形状来做绣的图样的,用并行线与另一组并行线交叉成的各种形状。网绣是一种古老的绣法。过去流行在农村时,人们多半用它来绣围裙、鞋边、衣边、带头等。城市里也有用它绣包袋小品的,绣人物衣服上的碎景也有采用的。明朝绣品中类似这样的做法是常见的。但因过去变化的方法少,很少被人重视。这种绣法有人称为“网绣”有人称为“衣褶”。苗族人则称为“扳花”。总之,取名不一,实际上网状图案组织的变化是多式多样的。随着图案纹样的发展,已经加以改良应用,品种很多,并统一定名为“网乡”。用它在空白的绣面上补地,简便而又美观。

网绣的绣法:

(1)打好骨格

第一步先依照一定的纹样打好格线,再在格线上做出直线形的各种角度的斜线组成各种纹样。

(2)线条组织

先用线在绣料上拉成方形、三角形或菱形格等,起落针都在边缘。再在格线内用直线及各种角度不同的斜线或平行线分划组成各种纹样。纹样与底格,底格与所加的线条都要紧密配合。否则,图案就会变形。

(3)花纹配置

花纹与花纹之间必须有联系,连锁性的图案,要线线套搭,把针脚盖上。在固定的纹样的外围分界线要用滚针,使它起圆而整齐。用金银线色粉蝶的方法也与此相同。此外,用其它的绣法的纹样和用网绣的纹样组合乡作,也很美观。

(4)配色

配色要有强烈的对比:纹样下面可以衬地。如果用浅色绣地,就用深色绣面;如果用深色绣地,就用浅色绣面。这样,就能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5.夹锦

这种绣法不同于网绣,有空眼,而且是真满的。它可以在果实之类的图样内织出多种图案纹样。

其绣法是:先在纹界内打好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形状的格子,再硕着各边线纵横一批一批地镶进线条,向里做进或两边夹做,做到填满为止。最后一批线条需在尖处打点打牢。

6.十字挑花

十字挑花又叫拉梭。这种挑花与戳纱中的扣绕法相似。不过,扣绕法是斜一丝,而十字挑花是扣十字,用无数十字鳞列组成各种图案。挑十字也要数丝,取丝必须看用十字粗细而定多少,但所取丝数必须为单数。在一种纹样内,要表现深密的地方,既可以用双纹,也可以用排数多寡表现宽狭。十字可以随势交叉,也可以用单线不挑十字表现细处。这种针法能够连锁组成种种变形图案和花边,既而用,又美观,所以流行很广。其绣地用布料,一色绣或多色线都可以应用。

7.绒线绣

绒线绣也和戳纱中的扣绕法相似。它以粗麻布为地,以手绒线代替花线。因为手绒线色不易褪,反光比花线小,所以它具有独特风格。

其绣法:主要用打点针法。但也可以用戳纱的其它方法,利用数格取布丝的多寡和方向的力也需均匀。力不匀则籽不匀:重者籽大,轻者籽小,或者是肥瘦不均。因而籽必须匀密,不可露底。这是绣者应该切记的。

过去配色,乡花卉、翎毛、石木常用这种针法。绣时,先从边框打起,然后依次排比向里。但只能绣图案式的纹样。

九、绕绣

这是一种针线相绕、扣结成绣的针法。打籽、拉起爆子、扣绣、辫子股和鸡毛针,都属于这一类。

1.打籽

打籽是苏绣传统针法之一。可以用它绣花蕊,也可以独立地绣图案画。由于每个籽粒细小,组织方便,所以在刺绣中也是一种常用的针法。

其绣法:在针出底面后,随即以一手拉住线,用针芒在近底的线末端在线上向内绕一圈,向离原针处的一二根纱的地方下针,再收紧圈线,便成一籽。线必须捻匀,针上下指改进了排列方法;即顺着花鸟等物的生长规律和纹路依次排列,随势变化,不再圈圈,从而创造了和色条件。同时,又采用合线调色的方法,套色非典做,而不是成圈的并色。这样一来,就能绣制象真的景物和大幅屏条等艺术欣赏品了。

2.拉锁子拉锁子又叫打倒籽,用这种针法绣出的绣品精致而又坚固,受小磨擦也不会损坏。用它来绣日用品中的意造纹样、尊罍盘盂及架棚之类的纹样也整齐美观。

其绣法:用大、线两针各穿一线后,先以大针引全线出底面,随后移插不复上下,细针同刺出于一处,由下而上至一半时,引粗线绕针一周成细纪,再拔出细针,随即压住线圈而刺下。复下为第二孔,其回转之针仍回到第一孔的原眼眼,第三孔再回到第二孔的原眼。后面的做法依此类推。之所以要从原眼刺绣,是为了取其易于匀整的长处。如此逐一刺绕,横直排列,可以随意转折回旋。但需紧捻。线色可任意选用,在非纯色线外,两线也可各自为色。

3.扣绣扣绣的针法原来是用来扣边的,所以过去称它为“锁边”。近代流行很广的扣花,就是应用这种方法。它可以扣出各种图案,而且有多种扣法。这种针法的特征在于:线与线一定要连环扣锁,因此称它为“扣绣”。扣绣可以分做结边扣、连锁扣和空心扣三种。

(1)结边扣结边扣的绣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打底线的扣针。这种方法需要先按照图样钉好底线,再用针从底线里面戳起,由底线的外面戳下,线留上面,再由底线的里面戳上,扣在上面的线内,向外拉紧,一针一针地排比绣制。第二种是不打底线的扣针,用针的方法和上面的方法相同,只是不用底线,里面的绕脚长短不同,可在长短的针脚中组织花纹。

(2)连锁扣连锁扣是一种扣绣连锁组织纹样的一种针法。未绣以前,要有准确的计划。绣时,线线套搭连锁。一排、二排、三排以至多排可以自由采用。如果有固定纹样,要在其周围分办好线用滚针。

(3)空心扣空心扣的绣法是:先打好图样,再在每个纹样的外围线处做一经线,在这经线上可以根据需要做出各条支经线,除起落在边上的总经线以外,其余的经线起落针要扣在支经线上。然后在总支经线上扣,里面全扣在纹样经线上,不可扣住底布。在纹样的外围线上要连布一同扣上。这里可用结边扣法,结边的一面朝里。扣完以后,剪去底布,便成空心的扣花纹样。

(4)辫子股这是古代最早采用的针法之一。其绣法是:第一针由底向上做起,第二针在第一针那里穿起戳下,把线留在上面,针尖向前约一分的地方穿起,套在线圈内收紧线,就成了一个线圈,然后继续套扣成一辫子股。按这种方法绣制,最后就形成了辫子形状的线条图案绣。

(5)鸡毛针这种针法是用来绣制日用品上的图案的针法。绣长形的花卉叶或长形羽毛等都可以采用这种针法。绣长形叶时,以总叶筋处做下,第三针由叶尖第一针的旁做上,在叶尖的另一硬碰硬做下,线留在上面。然后针再在第二针叶内总筋处的原眼里穿上,扣在上面的线圈内,离一线左右再做下,依次排列,直至乡成叶形。这样做,很省工。

十、施针

施针是加于他针的针法。这种针法要求疏而不密,歧而不并,活而不滞,参差而不齐。例如用套针绣翎毛和走兽时,就可以施一层在套针上面。精细的则可以先施针为底,而后重复加之四、五、六层。但是第二层与第一层的底线要相让,不可覆沓。四、五、六层也要这样,使之层层不相掩盖。线色由淡而深,绣底色最淡,依次而施深。阳面光强用色淡,阴面光暗用色深底淡上深。这就是留支配阴阳面的次序。阴面色最深的底层可较阳面的底层深一色,在阴阳面衔净的地方用长短针使色彩和顺,不可露出界限痕迹。在转折的地方用短针使它圆活。

施针的方向要随形体的姿势而异,可以直施、横施、斜施,也可以合抱而施,总之,要看纹路而定。但这只能作为施针应用上的变化,不是针法本质上的不同,不能根据应用对象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施法另立名目。这种针法用于翎毛走兽最多。但也可以用这种针法绣其他物体。

十一、辅助针

这类针法不是独立绣形体的针法,而是为了增强所绣景物形似程度和神情的生动性所采用的辅助性针法。归入这一类的针法有:铺针、扎针、刻鳞针等。

1.铺针在需要用施针、刻鳞针时,先用长直针刺绣,使之满如平绣,这就是铺针。绣凤凰、孔雀、仙鹤、鸳鸯、锦鸡、文鱼等的背部都需要先用铺针,再施或刻。

2.扎针扎针适宜绣鹤、鹰、鸡、鸦、鹊之类的鸟爪。绣时,先用直针,再把横针加在直针上面,如同扎物,最后扎成鸟爪的纹。

3.刻鳞针刻鳞针是绣制有鳞状形象的针法。有扎鳞、抢鳞、叠鳞、施鳞等种。

(1)扎鳞以铺针为底,依鳞界用线勒边,上面再骑边用细线短扎针,扎出鳞羽状,在铺针上面就显出鳞形了。线色要分明,如果北是绿色,铺针则用深绿肥色。鳞纹在靠近颈的地方应当细小,向下逐渐展大。

(2)抢鳞这种方法不同铺针,依墨色好鳞框来绣,近框边的地方用抢针,用淡色线心疼半,里面再用深色,以显示出边浅里深的颜色来。杠处和第二鳞连接的地方中间要留出水路,水路上用更浅的色线,用施针绣盖在上面。

(3)叠鳞这种绣法不留水路,用套针法绣,色彩也是边浅里深。

(4)施鳞这种绣法先以套针用多色线分明暗面绣底,后用施针分鳞,使鳞陷现生动。

一般来说,低等绣品扎鳞,铺地用线一色,刻鳞用一色。中等绣品抢鳞绣底是一浅一深两种颜色,施针仍一色。精品双列来,小至半分的,套针二色大自一分至三分的,套针可加至四五色。施鳞的线色是下浅上深。

十二、变体绣

刺绣中,有一些借助于其它工具、材料和工艺方法,使常规刺绣发生变化的特殊绣法,就是变体绣,其中包括染绣、补画绣、借色绣、高绣、摘绫和剪绒等。

1.染绣元代绣品中的人物、花鸟多用墨描眉目,以画代绣。染绣的方法,就是从这儿开始的,至今仍在沿用。

2.借色绣这是绣、画并行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借绣面画稿的着色以助匀密。明代露香园的“顾绣”就有用笔画渲染或半绣半画的。这种借画代绣的方法,已经成为刺绣中的一种风格。另一种是帘绣,即在画好的绣面上,顺着画的笔势,用稀稀的线条绣在上面,以表现光彩。绣山水、石头或乱石的北景,多用这种绣法。还有一种借绣底的颜色以减少刺绣工时的方法:绣底色彩取其合于天光水色非典借用,每幅所绣的地方只有十之二、三,凡与绣底色接近的景物,只陷约绣描。

3.补画绣这也是一种画、绣并行的方法。但它只绣画面的一小部分形象或者绣其中的主要部分的点缀品。如绣《莲塘乳鸭图》,就只绣乳鸭,莲塘水草都用笔画。又如绣古装仕女,只绣衣上的花饰,其余用笔画。因为笔画多,线绣少,所以称为“补画绣”。

4.高绣高绣的特征是使所绣物体的一部分高起,使所象的立体感增强。过去人们常用它绣龙睛、开脸和垫鼻等,使其凸出隆起,所以称为“填高绣”。这种绣法可以绣花鸟、木石、人面、尤以绣梅花、菊花、月季花为好,别具一格。

其绣法:以总数线用铺针在应绣的地方填高一层,使其高起。如果想再高,可以在上面用长、短针与底的线纹一纵一横绣制(不要上下同势)。使其高起如肉。线色依上面的颜色来分:上盖浅色的则用白线,深色的则用青线。填厚以后,再以所需绣法罩绣在上面。圆高处应有凸起的圆形的,不以总数花或纸线作一小团,细条的地方,则用线捻或纸捻,用粗线网缚在某一部分里面,然后罩绣在上面。

花叶枝干皆一层,如果分阴阳面的阴一层阳二层,如果阳光强的可以加二层、三层或者四层。树石大的可垫入棉花当做肉。肉的厚薄:阳面厚,阴面薄,最薄的如乡底。

梅花瓣的绣法:用两根大针,一根穿几线,从梅花蕊中穿出,把线分开套在梳子上,在左手靠布拉紧,另一根针也从第一根针穿出的地方穿出来,然后再在木梳的经线上,一根隔一根地来回编织,编到和原定纺、纹样略大一点时,中间再衬上总数花,将穿了几根线的第一根针在花瓣边的中心落针拉下线,再将第二根针在花瓣的头上穿下来收紧,钉好花瓣的边沿,便成了一片高起的梅花瓣。这样绣成五瓣,就成了一朵美丽的象真梅花。

菊花瓣的绣法:这种绣法要用散开的直形花瓣跟长春花、小菊花相似的图样,用一根大针穿双根色线,从花蕊中穿出后,再从花瓣尖端穿下。然后仍然回到第一针的花蕊处戳上,注意不要拔起,用手夹住针,一手用头端的线绕在针上,到适合花瓣的长度时,再把针从绕中圈拔起,向花瓣的尖处戳下,使成一花瓣,依次绣去,便成了一朵美丽的菊花。

月季花的绣法:先画一朵正面形圆圈的图样,再由绣者自由盘成月季花形。用针的方法和绣菊花相同。因为花是圆的,要由中心依圈形盘出,使其成为一朵象真的月季花。

5.摘绫其绣法是:以薄绫摘成花朵,而另用线缀在绣片上。如出花一枝,其枝干用平金或他法绣上,用色绫摘或花朵,用线缀上,其花蕊仍用针另行绣出。这和摘棉相似。不过,摘棉是全摘,粘以浆或胶;摘绫则不全摘,而是用线缀上。

6.剪绒这种方法原是西洋绣法。因为这种绣法简便,容易学会,所以民间常用它来绣儿童的围涎、枕套之类(图37)。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绣制艺术品。

其绣法:用手机和机针将色线穿好后,配准长短。只要将手机揿开,向欲绣的方向推进,以另一手压住柄头,然后剪去一层,就成为绒状花纹。揿柄的用力必须轻重一样,剪线时注意平匀。

十三、两面绣

两面绣,又叫双面绣。这是在一块底料上,一针同进绣出正反色彩一样的图案的一种绣法。它和单需绣不同:单面的绣法只求正面的工致,反面的针脚线路如何则可以不管;而两面绣则要求正反两面一样整齐匀密。过去,两面绣多用于绣手帕头巾、窗帘之类,很少绣大幅作品。现在,不仅可以用来绣日用品,而且更多的是用它来绣制艺术欣赏品。

其绣法:下针须竖直了再刺,不能有丝毫参差,打间针必须藏起,这样就可以绣行两面如一。前一根线将要做完时,线尾寄好小针,第二针线头也寄好小针,绣第一针必须穿在前一线的后眼内,不使反面露底。绣时要向着一个方向绣,否则反面易乱。所绣的景物复杂,绣时就要用不同的针法和绣法。这些针法和绣法在前面介绍的针法中已有说明,这里不再复述。

以上13类37种传统针法,如果想精通每种方法,当然不是件容易事,但是,除了主要的针法必须熟练掌握外,次要的针法也不能不知道个大概。只有通晓各法的特点,才能选择应用,才能融会贯通,并有所变化创造。不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难以发展了。

新兴的针法及其运用

笔者喜爱刺绣,在长期不断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努力探索,先后改进了一些针法,创造了“新散针”、“散套针”和“点彩绣”、“双面打点、峰珠、平金绣”等新针法和新绣法。

苏绣传统针法虽然有几十种,但是综合起来,还是两大系统,即仿真形式的和图案形式。散套针和点彩绣等正是这两大系统的新发展。现将它们分别介绍如下:

一、散套针

(一)散套针的形成

刺绣以仿真为上,要达到这一效果,就必须针法娴熟,用针“齐”、“密”、“匀”、“顺”,并对求光、调色能够妙用。笔者研究历代针法以后,认为对这些方面有巨大成就的针法,当首推套针与擞和针。套针长于匀细;擞和针长于和色。

套针发展到明代顾绣,已经取得高度的成就。到了清末,擞和针在沈寿的刺绣中也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然而,当套针与擞和针在各自完全独立运用时,却显露了各自的优缺点:套针的线条距离相等,针脚又短,松紧能够一律,线比擞和针匀贴;但是,由于每批针脚系寄在前一批线上而针眼变大,针脚不易收藏,又因为一批一批地套上而不能使色彩完全调和,所以它不太宜于绣仿真景物。擞和针的优点是针脚长短参差,可以使色线调和,形态活泼。但是它因线条的组织长短不一而容易抛起,不够匀净,往往需要在反面上浆用以补救。又因为它是长短散掺色而仍不能充分和色,复杂的地方仍需借用补色,还因为它外出参差,所以加口不如套针齐整,边缘有色泽且薄的感觉。

历代名家的绣品都注重细密。其精巧之功夫,诚然令后人惊奇。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这些绣法中,想求得和顺、象真,有平面,有立体,面面兼顾,就很难如愿以偿。特别是弯曲线条或复杂毛发时,更难表现自然。经笔者反复研究,才发觉线是由点连续延长而成的,然而针上的线却不如笔上的色能够点线合一,用平比的绣法也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唐代绣品《观音大士像》,布色施彩且线三、四层叠起。但这仅仅是历史上的记载,今天却无法见到它的真迹。我们只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而不能取其为法。至于施针、散整针、虚实针等,当然是对针法进步的贡献和解放,但并不能事例传统绣法的优点而全部解决问题。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考察:笔者从年起吸取套针和擞和针这两种最优秀的传统针法中的长处,参以已见,研究出一种新的散套针法,循此前进,似乎可以解决“用针如用笔”的一些困难。笔者曾经用这种方法试绣花卉、飞禽、走兽、昆虫、山水、仕女、人像以及两面的花、鸟、走兽、山石等,得到各方面美术学家的帮助而不断改进,觉得如果尽到菌力,尚能如意地满足造型的要求。

唐、宋以来的“画绣”是以套针为主体的,而散套针则是套针的发展,既有规律又多变化,而且“散”、套“赅有。所以,笔者决定把这一新针法定名为“散套针”。

(二)散套针的绣法

散套针的绣法,并无多少奥妙,也并不比其他绣法功夫精深,只是变革线条的组织,将绘画所用的线条、色彩灵活的特点尽量用到刺绣上而已。凡线条的刚柔粗细和色彩的暖意深浅,都是在齐密匀顺不露边缝的基础上,用等长色线长短掺合构成直斜弯曲的各种形象加以表现的。针脚可以自由。如果想求得物体的象真,就得在运针覆盖时,套搭而能调和,重叠而不堆砌。不能脱离齐密匀顺的要求,即使是粗的乡品也不能露针脚。这是散套针法的最高原则。

其绣法是:以套针形式为基础,综合套针、擞和针、接针、施针、散整针五种针法的长处,贯穿融合为一,套比如故,散合自如、“散”、“套”同时运用。套针一批一批地套搭,前批后批鳞次相覆,边口齐整。散套针就取其边口齐整、套搭的长处,而不用其套进的深浅和批批相覆的方法。擞和针长短参差互用,散套针就取其长短参差的原则,而不用长短的线条。接针是后针紧接前针尾的里面散套针就取其接拱的方法以代替套覆的方法。施针就是用疏稀参差的线条加于它针的方法,而且以稀施、点施为多。散套针就取其长处,娄活运用并扩大应用范围。凡要求色彩和顺、形态生动的地方,都可以加施,而且方法灵活。可以根据所绣景物的需要,或先铺后施,或先施后套,也可以套施并用,即:或以套带施,或以施带套。因为散套针的线条组织的优越性在于嵌施、加施、点施和全面施都很便利,所以在绣90度左右大转弯的地方,就可以先运用稀散的方法,然后加嵌施,使之顺势圆转。又因为散套针的线条组织是等长参差,而不是长短参差,所以不需齐边的就以等长参差来起头,如需齐边的,除第一批齐边的线条是长短不等相间而有参差之外,其它套接的线条,全都等长。它种用前批的参差,不再以长短线条而显参差,也不同于套针以套入深浅的程度而显参差。一次和色不鏯,所以加用细线嵌镶。遇弯曲繁多或色彩复杂的地方,可以先散开稀铺,然后再顺势和色细补。

如绣花卉,进口的针脚是整齐而紧密的,向内的一边是长长短短相间的,最长和最短的线条相差不过二分之一,相间同长的线条须离四五线,使之不规律,让出现齐头或角形。每批套接上的线条长短一样(一般用的线条长度不超过三分),但上下有关,后针必须紧靠前针针尾入二厘许,并且不露针脚。这样就易于调色且平匀伏贴。遇有弯曲的地方,线条可以根据事物的形态而有长短,但不能长于原来的线条,而短则不拘,使其顺势圆转而元抛起的现象,做到收边时边口仍然齐整,起落边缘色泽浓郁。绣枝干和长叶苗或者有弯曲的地方,需要在最弯曲的地方开始向两头绣。这样可以免去线条的硬僵。如果要表现花的细胞,可以在每瓣绣成后,按花瓣的形态加施较深色的细线,瓣脉细而不显的,就在和色时嵌入较深色的线条,粗而又显的,则留出部位后再行加嵌。菊花花瓣以细长弯曲者为多。过去用缠针法绣,和色很不方便;用散套针法绣,和色就没有问题。但是弯曲的地方针脚太短,工也很大。经过改进,用散套夹缠的绣法,也就是在弯曲的地方采取缠针的针路而仍用散套针的绣法。这样绣,不但光线色彩问题能够圆满解决,而且还能省工。笔者拟将这种绣法命名为“散套缠”。凡是细长的花都可应用。

如绣飞禽走兽,仍用绣花卉的方法,依照它的姿态和羽毛生长方向。还有一种绣法是先铺底,后施毛,视其需要或施一层,或施数层。施毛必须按照施针的方法,针脚应注意疏密、散并、参差适当。如施数层,则需层层线条相让,上层不通覆盖下层。每层线色的类比是:第一层最淡,依次而加深;阳面光强用色浅,阴面光暗用色深;遇有斑纹的羽毛,铺底到斑纹处须铺得稀些,以利球架施斑纹,使其不致高起。如果是小片毛羽,可以一起铺好,再用细线加施斑纹成片。大片重叠毛羽的边缘,可以先绣齐边,再加施比边略长而色较深的稀线条,第二种是边做边施,即以散套代施针,不先铺底,一条鞭地做成,使其浑融生动,走兽的边毛疏松外散的,可以先施后套。

因为散套针线条组织灵活,所以用散套针绣双面花鸟走兽,效果比其它针法生动。绣花卉用针同其它针法一样,针竖直下刺,不使其上下参差,起线收线打间针时藏去针脚,就能两面如一。绣鸟兽可以先施后套,施一批套一批;绣飞禽施针的时候,每针内紧外松,角度不能大,要注意反面的线条成叉变乱,先施后套就可以减少反面线成叉形状态。套的线要插在先施的线条里面,再施则革命家加在套上。这样的绣法就可以双面一样。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收头需插在绣好的中间。

不论绣花卉还是绣翎毛,都要先绣后面的物体,再绣前面的物体。同一物体各部分乡制顺序,也同样如此。这种绣法不留水路,以使绣物象真。依照这种方法绣制的绣品,针针成形,批批变形。所以,开始绣时,先要分析选用的图样,考虑如何取势,先用何种色线,加用何种色线或混用何种色线等等,都应该预先确定。然后再根据图样,一步一步绣制,才能绣成象真的作品。

(三)散套针的特点

散套针与套针、擞和针的主要区别有四:

第一:线组织不同。套针开始长短一律,以后因套进深浅而长短不同,前批后批必有一段重叠,一批一批有一段一段高起的痕路。擞和针是自始至终用长短针由内散出的,收紧力不一,达到边口参差。而散套针开始就长短相间(指绣花卉),以后用等长的线条,以同样的深度套接,前后不重叠,平均一致,绣到边也是齐口的。用这三种针法,分别用同样粗细的线条,绣同样的物体,效果却绝然不同:用套针、擞和针者粗厚,用散套针者则细平。

第二:针脚陷藏的难易程度不同。套针前批后批有重叠,后批针脚必须寄在前批之上,针脚不易藏起。擞和针前挤后散,前后针接定,稀散的地方容易露出针脚。散套针套接的针脚由于藏寄在前针下面,针脚就容易收藏。

第三:和色效果不同。套针有成批痕迹,擞和针有挤浓、散薄、短合、长露现象。再者,套针和擞和针在一次和色之后都不便现加线色。而散套针却是上下左右处处匀和,可以再加线色,不会重叠,直至完全和顺。

第四:施针的方法也有不同之处。套针和擞和针的施针刻鳞只能在套针线显现出来。

绣颧骨时,应该在下眼皮及面颊处用比较深的色线,使颧骨高起。绣面颊中间部位用比较浅的色线,则能衬出面颊的丰腴。下颚骨应当隐约显出,使之与颈项分界。

绣耳朵耳朵轮廓的位置,大致是这样:上面和眉在同一水平线上,下面则和鼻孔在同一水平线上。耳壳软骨呈不规则的形状突起。绣耳朵轮廓,耳壳都要依光线的明暗用深浅色线衬出。耳垂肥厚的,应当把耳垂边缘绣得深些,平面处绣得浅些,以显出耳垂丰满。耳孔则用深色线绣,使其显得暗深。

绣发须绣头发要注意两点:第一,注意头发梳理的方向;第二,注意头发的光线,因为头发的美观,全在于光线显出,发际宜稍参差,不可齐如刀切短发仅上端不同为毛边,光线则仍需同样分出深浅。如果戴有帽舌的帽子,应该用明暗线色衬出帽舌。胡须有短髭如戟的,也有长髯飘拂的,都需要依明暗光线用虚实针法表现其疏与密的形态。绣发须的用线有粗有细,应当酌情选用。绣胡须可以从下而上倒绣。绣古装仕女发髻可以用盘针,先绣发髻,再缀发饰。

绣颈项,颈项肌肉丰盈,需依照明暗用深浅色线绣出。男子喉头凸起的地方要显示出来就应当在下周处绣得淡些。颈项与面部接连的地方,明暗要对光准确,既要分清下颚、颔下及颈的界限,又不能将它们绝然分开。颈项明暗光线部位关系到面部的方向,需同面部正、侧配合协调。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就要用交叉针绣,色彩则要掺和。

绣四肢绣全身像的手足,必须先绣其阴暗面以分出指、掌,然后再绣出明亮面。手有腴有瘦;腴者丰阔,瘦者筋络显出。这都需要依照光线的明暗衬托绣出。在针法上,用长短针掺错;在色彩上,筋凸起的地方用浅色,筋两边用暗色。

绣衣服绣衣服先要注意衣褶皱纹。人的胖瘦各不相同,隔着衣服虽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从轮廓线和凹凸的皱纹上观察体味出来。衣服的质料不同,衣褶皱纹也不同:质料厚的凹凸深而细纹少,质料薄的细纹多。丝织物光滑,棉织物粗糙,毛织物柔软。因此衣褶皱纹轮廓线条的刚柔和光的变化又各有差民,绣时需依照各种质地、衣褶、光线的明暗、大小、深浅,用深浅不同的线色和长短针显示出来。绣丝织品,用线应当比绣棉织品用线细。绣毛织物的厚度,要用多种浅色混合运用,红色的,就要加黄、赭红等色混合配置。绣中国画人像,应当先绣其它部分,再绣衣褶。绸料衣褶,只需一种色调的深浅就可以绣出。衣服与颈项相接的地方需将暗影绣出。绣领带,要表现出领带结在颈项上的形象,不可平直。要注意对冷光线,先确定其明暗处,然后运用深浅不同的线色绣出。绣衣服上的钮扣也要注意明暗。衣服上有附丽品者,可以留待以后绣。古装仕女有飘带舞纱,其质地薄、透,绣制时,如果先将纱带下面的好,再加绣纱带,则容易重叠、高低不平,因此,必须将下面的上面的纱带一起绣上。绣纱带用级细的劈线,底面衣服自然会陷约映出,纱的透明感也会同时显出,且平匀无痕。

绣背景背景如果是花、草、树、石、地毯或陈列品之类,可以参照其他针法绣作。绣天色,则必须注意光线的明暗,表现出雾气、空气或云气的变化和光线来自何方。用线可以粗一些,色彩需使面部显现,连接明部的可配以暗色,连接暗部可配以明色。为了防止颜面的色彩,通常使用褐色或灰色等线。绣领袖像的背景,要注意用色不可太杂,而应该绣出严肃庄重的气氛,宣用深红色丝绒背景加以衬托。

6.对光人像绣得像与不像,除了中国画人重在线条的表现之外,摄像主要在于光线明暗的表现。因此初学刺绣的人,需时常对光,即将画稿和绷面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从同一光线角度对照所绣的景物是否与画稿上的相同。手法熟练的可以完全平放着,一步一步地按照明暗深浅、精细入微地绣,不能有丝毫出入。光线变化时弱时强,有时则在强弱之间,非常复杂。因此,倘若绣了很久仍然不像,就应该凝视深思,找出原因。一般地说,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光线没有对准;二是用色不合度。所以,对光是绣像最关紧要的工作。同时,绣制中要注意轮廓的准确性;线色要分清皮肉色和血脉色,针法要活泼。

7.配色绣纯色人像只需用黑、灰色等线增减深浅。绣彩色人像,则应根据被绣人物的年龄决定采用或老或嫩的色调,然后按昭这一色调用各种色彩。同时还要根据被绣人物的不同民族确定所用色彩。一般地说,普通人像绣制面部时所用的色彩是这样的:明处近乎白色,最暗处用黄赭色或带点深红色,中间连络色可以用茶黄色略带红色的各种色线,凹下处也可以用略比茶黄色稍绿的色线。眼珠用黄灰、暗绿、深灰、深蓝等多种色线,最暗处加用黑灰色,眼白用浅蓝、浅灰、茶黄等色线。

散套针的配色,同时采取了中国画的单线平涂和西洋画的设色技术。按照传

统绣法,表现形态的手段主要是依靠中国画的描线,色彩仅用来表示色相。其设色多半是用一套一套的本色,如红色用深浅红色,绿色则用深浅绿色,羽毛的色彩和人物面部的色彩用法也是如此。结果,绣普通花卉也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绣色彩复杂的景物就更不用说了,不管配得多么准确,花了多么大的功夫,结果还是色彩单调、死板。这是因为,画面的色彩并非单靠直感就能觉察到。实际情况是:粗看是黄色或白色,细看这黄色或白色却是由多种深浅色衬托出来的。因此,如果不把内含的色彩成分搞清楚,就无法表现得生动活泼。再说,刺绣的色彩丝丝存在,并不会因混用而融合,更不像中国画着色那样可以一笔浑成。经反复研究,笔者发现,西洋油画的色彩调配原理可以用于刺绣,即用其原理来构成绣面的色调。这样,用针施色就比较容易合拍。笔者对于散套针的配色方法,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但是,散套针绣遇到需用线条表现法的。这是因为,中国画的线条不单是描写形体,而且还具有表达感情的特点。

还有,用刺绣来表现松动的形象本来是个很困难的问题,但是如果善于运用冷热色的对比,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按照常规,人们可以在明处用淡色,暗处用深色。可是,必须看到,明处也有隐隐约约的明暗差异,暗处也并非一样的暗。这种差异虽说细微,但是也要通过合适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这种手法,就是冷热色对比法。

所有这些复杂的设色手为民除害都只有在散套针的线条组织下才能使用。因为它不重叠,不堆砌,色彩丰富浓郁,绣面服贴平薄,始终不离“齐、密、匀、顺”的原则。

二、点彩绣

点彩绣用的是最规律的针法。它是铁纱做绣底,形似戳纱的桂花纹而不同于戳纱的配色。它又和杭州织锦用经织纬相反,在纬上绣经而不露纬线,每针都用针上调色法绣作。这种绣法可以避免一般绣像的反光,发扬中国刺绣特有的古朴风格。而且这种绣法并不难学,只要稍具配色基础,就能在很短时间内学会。

这种绣法重在配色。这种配色如同织锦的打“意匠图”,要防止色彩成条成块。绣时,要把一针的色散开来做,不能把一针线色紧接着做。散开时,还要算冷丝数,不使其花纹紊乱。针上调色的线色,通常是五种合在一起。最少四种,多则七种,粗细不求一律,深浅也不一定:可以用很浅的线和很深的线合在一起,

也可以用很深的红与赭以及金黄线等合在一起。总之,应根据需要而用。还有,在换色时,要使接邻的上一针和下一针的线色含用衔接的线色,这样,就能和顺而无断痕。

经笔者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们研究确定,将这种绣法取名为“点彩绣”。用点彩绣制作的第二幅绣品是《虎丘后山图》。其特点仍在于用针用色。绣制时根据点彩画的用笔顺序,运用针上调色法,以针代笔而作。绣成后,立体感很强,而且与其它绣法相比,节省工时百分之五十左右。但是,绣作时必须注意构图设计,除主体轮廓外,其它均需绣制者自己掌握。

亲爱的男神女神们:更多的丝巾/围巾讯息,我们将会在以后的时光里慢慢的与各位分享!如果您觉得我们的产品不错,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也可以点击右上角的按钮查看官方账号进行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去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shanhua.com/sbfb/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