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色名吃大盘点广东篇

1.白切鸡

白切鸡是两广的名菜,所谓无鸡不成宴,就是两广人凡有宴席必有白切鸡。白切鸡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老少皆宜,营养丰富,味鲜,肉嫩,汤甜,原汁原味,不加任何佐料。与牛羊肉相比,白切鸡热量较低,食用不易长胖,可放心食用。

2.煲仔饭

煲仔饭是广东的特色小吃,在广州的街头小巷里,随处都有卖煲仔饭的小铺。它做法简单便捷,虽然分量不大,但有肉有菜,米饭中还带了腊肉的香味,并且那种由煲仔带出的特有饭味,令人食欲大增。

煲仔饭源自广东,是以砂锅作为作为器皿煮米饭,而广东称砂锅为煲仔,故称煲仔饭。

煲仔饭历史悠久,多年前《礼记注疏》等书记载,周代八珍中的第一珍、第二珍和煲仔饭做法一样,只不过改用黄米作原料罢了,可见在当时是很名贵的。

3.肠粉

肠粉是一种广东非常出名的汉族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源于唐朝时的泷州(今广东罗定市)。肠粉分类只能按其制作方式来划分,一般用布拉的称为布拉肠粉,另一种是直接蒸的,通常是用抽屉式肠粉。

肠粉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其起源于唐朝的泷州(今广东罗定市),由当地的一种传统美食油味糍演变而成。当地人称之为“龙龛糍”。肠粉之名大有来头。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游江南,听了吃货大臣纪晓岚的美言,专门拐到罗定吃龙龛糍。当吃到这种“爽、嫩、滑”的龙龛糍时,乾隆赞不绝口,并乘兴说:这糍并不算是糍吧,反而有点像猪肠子,不如就叫肠粉吧。肠粉因而得名,并在广东传开。在清代末期,在广州街头就响起了肠粉的叫卖声。

4.叉烧包

叉烧包是广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传统西关名点之一,是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之一。叉烧包是因面皮内包入叉烧肉馅,故使用此名。

叉烧包的面皮是用北方常用的发酵面团经过改进而成的。包制时要捏制成雀笼形,因为发酵适当,蒸熟后包子顶部自然开裂,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叉烧肉馅的开花馒头。叉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

5.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汉族传统名菜,属客家菜。制作材料有五花肉、梅菜、葱白、姜片等。

通常是将五花肉上汤锅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后加葱、姜等调料炒片刻,再下汤用小火焖烂,五花肉盛入碗里,上铺梅菜段,倒入原汤蒸透。走菜时,把肉反扣在盘中。成菜后,肉烂味香,吃起来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

6.双皮奶

双皮奶是广东省汉族特色小吃。顾名思义,含双皮之奶也。双皮奶起源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由纯牛奶和鸡蛋加热制成,固体状如布丁一般,味道更为香浓,入口甜滑。也可以搭配红豆、椰果、芒果等食材。在很多奶茶店或者甜品店都有销售。味道甜美,口味很多,价格实惠。深受广大老人小孩及女性的喜爱。顺德双皮奶始创于清朝末期,当年顺德一位叫何十三的农家子弟,在清晨烹制早餐的时候,不小心在水牛奶里翻了个花样,不久有个识货的老朋友买去了配方,开了间食档,这顺德双皮奶便吃成了传统,而双皮奶也便由清末流传至今。顺德双皮奶始创于清朝末期,最早的双皮奶是当时顺德的一位农民无意中调制出来的,后来经过不同的人的改进和不同派别的融合。

7.盐焗鸡

盐焗鸡是广东省客家地区的传统美食,属于客家菜,也是广东当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盐焗鸡流行于广东深圳、梅州、惠州、河源等地,现已成为享誉中国国内外的经典菜式,原材料是鸡、盐和盐焗粉等,味道咸香,口感鲜嫩。

年,盐焗鸡烹饪技艺被列入惠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干炒牛河

干炒牛河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一道特色小吃,属于粤菜系,该菜品由芽菜、河粉、牛肉等材料制作而成,于清末民初年间发明。

河粉又称沙河粉,源自广州沙河镇。通常煮法是放汤,或炒制。

干炒牛河被认为是考验广东厨师炒菜技术的一大测试,手艺好坏一试便知。

9.烧鹅

烧鹅是广东省的一道特色美食。

广东烧鹅起源自烤鸭,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书籍《食珍录》中,已有烤鸭的记载。

南宋末年,文天祥、陈文龙等志士保护幼帝退居广东一带坚持抗元,南宋厨师也随之来到广东。作为宋朝的一道名菜,烤鸭自然也被带到了这里。

广东并无杭州一带盛产的砚鸭,于是厨师以广东本地的鹅代替,改良成独具广式特色的烧鹅。

烧鹅是粤菜中的一道传统名菜,它以整鹅去翅和头烤制而成。成菜腹含卤汁,滋味醇厚。

将烧烤好的鹅斩成小块,其皮、肉、骨连而不脱,入口即离,具有皮脆、肉嫩、骨香、肥而不腻的特点。若是佐以酸梅酱蘸食,更显风味别具。

10.虾饺

据说广州虾饺距今已经有了百年历史了,据说广州虾饺创始与20世纪初广州市郊伍村五凤乡的一间家庭式小茶楼,当时伍村五凤乡盛产鱼虾,在河里经常有渔艇卖鱼虾,于是茶居师傅别出心裁的想到了一种新的做法,将鱼虾配上猪肉、竹笋等馅饼制作成虾饺。广大顾客吃后非常喜欢,于是就在广州的餐厅流传开来,再不断经过改革,将原料用面粉改成“澄粉”,就有了如今的广州虾饺。

11.粿条

粿条是广东潮汕地区、福建闽南地区、台湾、海南、等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

“粿条”一词是潮汕地区、福建闽南地区叫法,同属于河洛语系地区的海南、广东潮汕、福建闽南、台湾等地的客家人则将其称为“粄条”。粿条与河粉看起来差不多,但是粿条不同于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弹性。另外闽南、潮汕、海南和台湾地区对于凡是用米粉为主料,面粉、薯粉等辅料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或“粄”。所以河洛语系地区的所谓粄、粿,实际就是别处所称的糕,但包括的范围又不单纯是“糕”。而用米粉调成浆蒸成薄片切成条状的叫作“粿条”或“粄条”,广东潮汕地区和台湾也有称为“粿仔”或“粿仔条”的。

12.云吞面

云吞面又称馄饨面、细蓉、大蓉,是广东省的汉族特色小吃,属于粤菜系。

一般以云吞拌面,分为汤面与捞面。云吞面是一种在中国十分普遍的食品。以煮熟的馄饨和蛋面,加入热汤即成。

云吞面也是香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云吞就是馄饨,最早云吞以全猪肉制,所以称做“净肉云吞”。

古代云吞很讲究,要肥三瘦七,弄成肉糜,正宗的且先切后剁。现今我们平常吃的云吞面多数是以鲜虾云吞制成,云吞材料有云吞皮、鲜虾、猪肉。

云吞面以云吞和面还有熬好的汤头制成,云吞口感润滑,面入口有弹性,让人回味无穷,面更具有弹性带嚼尽劲,并且云吞拥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等营养元素。

13.广式早茶

广式早茶的茶点种类繁多,口味丰富。粥品如艇仔粥、及第粥、生滚鱼片粥、皮蛋瘦肉粥等,小菜如豉汁凤爪、萝卜牛杂、香菇炖鸡、豆豉蒸排骨等,点心如叉烧包、水晶虾饺、肠粉、流黄包、马蹄糕、马拉糕、萝卜糕、榴莲酥、煎堆、咸水角等等,尽可根据个人口味,想吃啥点啥。

14.老火汤

老火汤又称广府汤,即广府人传承数千年的食补养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华老火靓汤,火候足,时间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煲几个小时就足够。俗语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更有人编了句“不会吃的吃肉,会吃的喝汤”的说法。先上汤,后上菜,几乎成为广州宴席的既定格局。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排名不分先后

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shanhua.com/sbsz/12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