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政部会计司激情燃烧的岁月

图片说明:自己的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这是中国会计界大师的一张珍贵合影,记录了中国会计改革的中生代力量与中国会计世纪名家历史性的聚会,特别是中国四大会计名家葛家澍、娄尔行、杨纪琬、阎达五也是在历史上首次共同聚会也是唯一一次的合影。马靖昊(后排右四)作为财政部会计司工作人员,见证了历史。

我上大学时,国家对大学生还是包分配的,基本上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记得当时来我们学校要人的单位很多,每个人都有二家以上单位可供选择,当然,至于分配到哪里去,还得学校与用人单位先商议合适人选,并且也需要用人单位面试来进行最终决定。

记得当时我毕业的这一届,财政部在中央财经大学总共要了四位学生,其中二位是财政系的,二位是会计系的。当年会计系只有两个专业,一个是工业会计,另一个是西方会计专门化。辅导员阚国良老师将属于会计系的二个财政部指标落实到会计系的二个专业中,二个专业各一个。

那是年3月份的事情,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财政部人事司干部调配处来个二位年轻的处长,一位是环挥武处长,一位是杨震副处长。当时我们班推荐了八位同学参加面试,面试是在北京卷烟厂改建的办公楼中的一间宽敞的房间中进行,我特意穿了一套干净的西装去的。环挥武处长、扬震副处长大致叫大家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然后,对大家进行单独询问,我当时自我感觉非常好,可能是由于我长相端正、身体健康以及学业优良打动了财政部面试官的原因。我内心觉得两位处长对我很上心,问了我很多问题,包括敏感的64事件。我据实回答,我这个人一辈子求真,不会撒谎。好在两位处长明智,他们并没有介意我的缺点,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就非常顺利了,当年6月份就接到了财政部的正式录用通知,然后,我回了一次江西的老家休息了2个月。8月份回到北京,就直接到财政部报到了。报到后,当时就宣布分配到会计事务管理司。拿时下的流行话,我当时对分配到会计司心中有一点点郁闷。因为我知道会计司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全国性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对于我一位刚从大学校门出来的学生,这样的工作无异于一场人生要面临的空前挑战。

当时分配到中央机关的大学生都要先去基层锻炼一年,我是在年10月6日的那一天与张建辉同志一起前往山东省青岛胶州市财政局,将在那里渡过基层锻炼的一年。大约在离开北京前一天,我与会计司二处的同事告别时,我记得非常清楚,现全国人大预工委副主任、当时会计司二处处长冯淑萍女士给我找了十几本会计制度,希望我在下放期间,能够将这些会计制度书背下来。当时我是将她的话作为最高指示去执行的,没想到,这么一背,将我的会计基础真正夯实打牢了。在后来的岁月中,只要有人问我如何学习会计,我都会讲这个故事,并建议他们去背会计制度。这个方法非常好,据冯淑萍女士讲,这是老一辈会计大师们总结出来的规律,是一条学习会计的捷径。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

相信读书时老师都说过,基础最关键。我之所以可以从心所欲地玩起会计,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我的基础。我将会计知识烂熟于心,倒背如流,那就跟和尚念经一样,简直就是信手拈来,不加思索。会计是门规范的学问,不存在像语文一样,有诸多表达的方式,会计知识再怎么变,会计考试再怎么难,追根溯源,考察的都是会计知识,这点上离不开我们夯实的会计基础。

就这样,我在胶州市财政局锻炼的这一年,在基层日常工作之余,主要的工作就是背这十几本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在一般人眼里是枯燥无比的,当时在我眼里也不另外,所有的会计制度书全部内容就是会计科目、借贷分录以及会计报表,将这些背下来无疑是一场折磨人的活动。我当时主要是为着未来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背不下时,就想想冯淑萍谆谆教诲,又有了背下去的动力了。就这样,我又在基层实践以及背诵会计制度中渡过了一年。

在基层实践,那时候没电脑为微博,我倒是乐得安心,能够忘我地学习。现在大家普遍上网是“泡”在网上的,学习效率不及没有电脑时高。如果考CPA,那建议还是休微博啥的,或者只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白癜风治疗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shanhua.com/sbgx/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