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新茶上市。
你只需上某宝一搜,
就能买到全国各地的好茶。
却不知在旧时,
运茶全靠人力、骡马,
四川的马帮和背夫千里迢迢,
从雅安到康定,
到拉萨,
到江孜、日喀则、亚东,
到不丹、锡金、尼泊尔……
走出了一条“茶马古道”。
如今,川西地区的很多古村镇,
都是当年的古道驿站,
流传着有趣的背夫故事、马帮传说。
甘孜·甲居藏寨碉楼马帮春暖花开时节,我站在甲居藏寨一处碉楼的楼顶,头上是瓦蓝的天空,风过处,似乎伸手就能抓到一把云彩。远处,浑黄的大渡河泛起朵朵白浪。
这里的藏式民居多为一户一幢的寨楼,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其造型独特,色彩明艳,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互为衬托,彼此协调。
藏寨附近的碉楼群是川西高原一绝,在明清全盛时有近万座之多。丹巴碉楼以甲居藏寨和梭坡乡为中心,主要集中在丹巴县河谷两岸,以三五个一组相互呼应者居多,也有像梭坡十三角碉楼一样独立山头的。
丹巴碉楼坚固厚实,布局紧凑,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每座碉楼的四周上下皆有小孔,土司军队居高临下,远可射,近可砸,互相呼应,游刃有余。
那天,我们住在甲居藏寨的“好姐妹客栈”,主人家有三姐妹,都是漂亮热情的藏族姑娘,最漂亮的桑朵一边拿出香猪腿、腊肉、猪膘、咂酒、酸菜包子、火烧馍馍、血肠等招待我们,一边聊起当地的马帮往事。
桑朵说,旧时古道上多毒蛇瘴气、豺狼虎豹,马帮必须结伴而行。他们将少则十来匹、多则三五十匹的马用长绳穿成一串,每匹马的脖子上都挂一个大铃铛,行走时响成一片,可以起到震慑野兽的作用。
桑朵的曾祖父是上世纪40年代的一个马帮老大,14岁就进入马帮做徒弟,后来自己出来单干。“听爷爷说,太爷爷有一匹枣红马,马背上插着有‘丹巴’字样的马帮号旗。买茶的人们远远听见马脖子上的铜铃声,就高兴地互相招呼:哦,是丹巴马帮来了哦,娃儿们,准备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