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就要闭幕了,在这43天的展期中,共有多万游客进园参观游览。在此前的推文中基本上把所有的场馆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但是还有些地方由于第一次去的时候没有参观到,所以后来又去了一次,现在进行一下补充。首先就是世纪馆上的屋顶花园,由于第一次去的时候正好遇到下雨,没有开放,所以第二次挑了个阴天又去了,从北1进口进入园区,不远处就是世纪馆,大家依次排队上屋顶花园。总体来说屋顶花园现场拍因为无法看到全貌,所以效果没有航拍来的好看,不过既然来了总还是要看看的。在国际及企业展区篇里,B片区的冠名企业园中中集花园当时没有经过,所以现在补上。中集花园—梦笔生花,花园将装配式建筑与农业设施、清洁能源、生态景观相结合,利用人工技术营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一楼由中央公共区、蔬菜种植舱、模块化扩展功能舱等构成,通过轻钢楼梯拾级而上。层次丰富的空间,全部采用标准化、模块化集装箱打造。主栽植物:洒金珊瑚、八角金盘、法国冬青、洋桔梗、比格海棠、风车茉莉、乒乓菊等。在国际及企业展区篇里,C片区的花卉企业园中当时介绍了14个,剩下的6个这里进行一下补充介绍。精文花园—星空,花园以梵高的《星空》为灵感,以花草为油彩,演绎花草共舞的画卷。“等风来”风铃幕墙装置,让人在聆听幕墙随风摆动的同时感受草的柔美。“草之境”置入以植物脉络肌理为元素的构架小品。“花语秘境”则展现多样的特色花卉。主栽植物:大布尼狼尾草、紫叶狼尾草、羽绒狼尾草、晨光芒、细叶芒、金叶苔草等。兰桂骐花园—野趣乡居,花园以自然田园风光为依托,绿色植物覆盖的小屋、玻璃阳光房与芍药种植池为主要元素,形成半私密休闲赏花区,模拟高山草甸将宿根花卉与观赏草自然组合,让游客回归野趣乡居。主栽植物:榉树、金森女贞、南天竹、卡纳多纳鼠尾草、粉红钓钟柳等。虹越花园—彩虹桥,展园以丰富的植物色彩、变化起伏的地形和多样的硬质景观,表达园艺事业的多彩。花园中色彩与光影的结合,是对印象派与自然主义的颂歌,而桥是对莫奈花园的致敬。主栽植物:蓝盆花、吊钟柳、新西兰亚麻、大戟、紫叶芋、花烟草、美国薄荷、宿根六倍利等。森禾花园—邂逅,花园将玫瑰与草坪、绿篱、景观小品等元素配置造景。玫瑰锥、玫瑰柱、玫瑰拱等造型玫瑰结合不同景观空间,烘托展园繁花盛开的多彩氛围,并利用草坪、绿篱围合空间种植特色品种欧月。主栽植物:造型玫瑰、欧月品种等。园科花园—曲园幽芳,花园通过曲折的路径,将白墙、黑瓦、青砖路串联一体,结合夹景、框景、借景等古典园林手法组合空间,使古雅宁静的“曲园”中沁入幽幽芬芳,体现姑苏园林气韵,并在材料上将传统园林元素以现代手法加以表现。主栽植物:榔榆、紫薇、藤本月季、高山杜鹃、红羽毛枫、罗汉松、喷雪花、龟背竹等。源彩花园—匠心园,花园运用几何块面和线条,模拟城市道路、广场、建筑、绿地等。以立体绿化雕塑展示为依托,以“妙笔生花”主题绿雕等多种景观展示形式展示城市雕塑景观,营造立体造型、穴盘植物、综合装饰和自动化养护等多样性的景观特色。主栽植物:罗汉松、金山棕、青枫、红枫、木绣球、三角枫、金桂、垂丝海棠等。其实在国际及企业展区中,还有D片区的7个国际设计师园,在之前的推文中D片区也是没有介绍过,这里补充一下。国际设计师园由世界各地的7位设计师进行设计展陈。设计师:杉井志织(ShioriSugii,日本),设计主题:彩虹庭设计师将现代日式庭院与多彩的花卉植物结合,将“静态”传统美学元素融入体现自然美的花园“动态”美中,打造七彩花园的空间景观。设计师:AIistairWBaIdwin(英国),设计主题:阿姆斯特丹狂想曲花园色调为中荷两国的主题橙色和红色。以强烈的线性水景代表阿姆斯特丹运河,穿过特色荷兰风格房屋;建筑以优美金属外缘装置体现,体现荷兰建筑的特色轮廓;以直线和不断延伸的道路代表阿姆斯特丹街道;以座位空间和喷泉体现阿姆斯特丹城市广场和花园;以热情洋溢的颜色变化,营造热情友好、有温度的花园。设计师:杨晋(中国),设计主题:镜·花园花园设计灵感来源于横断山脉上高原杜鹃花团锦簇的垂直变化,传达从山脉合流到桥水潺溪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花园借鉴云南垂直气候带植物分布特点,将藏匿于深山之中的珍稀花卉品种引于园中,重现植物的独特性、珍贵性及故事性,在丰富奇幻的氛围中表达中国特色气候带下形成的植物生态格局。花园通过镜面映射让花园、天空和人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境。设计师:CarriePreston(美国),设计主题:灰粉色花园花园将传统的英国温室硬朗线条和充满女性柔美感觉的植物有机结合。花园前部是自然丰富的种植,后部为实用的温室空间。设计师试图将英国村舍花园与灰粉色系进行完美搭配,丰富的设计元素如同现代舞,令人与花园产生独特的交流语言。设计师:leonkluge(南非),设计主题:平衡花园中可以感受到自然元素的拥抱和非洲独特的热情好客,象征非洲大草原的草代表着自然温和流动的力量。花园用爱与自然本身的力量,将大家汇聚到了一起,这份力量超越国界、文化、语言。设计师:林映宗(lnchLim,马来西亚),设计主题:岩石之上花园通过艺术手法讲述人类进化与岩石之间的密切关系,利用岩石、水和植物三个主要元素,参考与岩石相关的著名景点,融合特色垂直绿化,创建从四面八方都可以看到的多层次花园。岩石群似乎轻轻地漂浮在水面上,高耸入云、千姿百态、让人感受到不断变化、如梦似幻的花园世界。设计师:AnemoneBeckKoh(荷兰),设计主题:荷兰酷荷兰三分之一面积在海平面以下,展园中水体和堤坝象征着这个特点。巨大的竹子结构从安全的堤坝上延伸出来。通透的竹材质使得置身其中的游人体会到舒适与凉爽。乡土植物的应用形成自然的景观效果,并构成更加生态的景观系统。在将上次遗漏的花园参观完之后,我再次来到了百花馆,看看更新后有什么新的变化。这次场馆内展出的是中国花卉协会茶花分会茶花专题展、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腊梅分会梅花腊梅展、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荷花室内展和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分会花文化馆,展期为6月4日至6月16日。进入百花馆,首先看到的是茶花专题展。金华,古称婺州。南宋时期,北山先生何基(金华后溪河人)从皇宫带茶花回到家乡,在弱酸性的红壤土和清澈的双龙之水孕育下,茶花长得特别旺盛,从此高贵的花中娇客在民间开始种植,村里户户开满美丽的茶花,茶花也成了村民的致富之花,成为了金华市花。年金华被授予“中国茶花之乡”称号。看完了茶花,就来到了梅花腊梅展区。梅花、蜡梅是我国传统名花,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品种丰富,自然花期为冬春季。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傲雪凌霜。通过前期层层品种筛选,严格的花期调控技术,以及后期的精心养护,将梅花、蜡梅花期延迟至六月份,本应在傲立于冰天雪地中的梅花得以在炎炎夏日一绽芳华。从梅花腊梅展出来后就是百花馆荷花室内展了。荷花不仅是较重要的经济植物,亦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自然分布与人工栽培非常广泛。东起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台湾宝岛,西至天山北麓和滇西边陲,南达海南省三亚市,北抵我国“北极”—黑龙江漠河靠近俄罗斯依格纳希诺地区。垂直分布秦岭、神农架,在海拔米的云南宁蒗县永兴镇亦有栽培,在西藏中印边境的“麦克马洪线”也有荷花栽培。荷花在我国大陆自然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阿穆尔河等流域及洞庭湖、洪湖、鄱阳湖、白洋淀、微山湖、太湖、巢湖等大大小小的淡水湖泊的浅水区。藕莲栽培以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浙江等省较多;籽莲栽培以湖南、江西、福建(建宁)、浙江等省居多;花莲则以武汉、杭州、北京、长沙、济南、合肥、南京、深圳等城市颇为集中。中国是荷花的世界栽培中心。三个花的展览参观完后,最后来到了花文化馆。花文化形态纷呈、种类繁多,深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它留下了华夏历史的深刻投影,凝聚着中华文化的宝贵精髓,也寄托了代代炎黄子孙的别思与情感。本展馆以花文化为主线,以为三大主题,交互展陈花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关部分,结合传统静态图文观览与高科技动态互动影像体验,共同展示花文化与中国精神、中国民俗、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关联与传承。从百花馆出来后,又来到了花艺馆,花艺馆也经过了更新,6月5日至6月17日为“仲夏夜之梦”新优品种展。到这里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就圆满结束啦,感谢全体志愿者、警察、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南园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世纪馆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复兴馆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百花馆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竹藤馆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花协展区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国内展区(上)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国内展区(中)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国内展区(下)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国际及企业展区(上)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国际及企业展区(中)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国际及企业展区(下)
小唐环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