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禁渔期江上守望最后一点乡愁

又是一年禁渔期,白发苍苍的渔民又一次迎来了歇息的时候。他们和西江打了一辈子交道,与鱼为伍,以船为家,平均年龄50多岁的渔民群体,最后陷入了窘境:年轻一代不愿接班,渔民代际更替中断,他们或将成为西江最后一代渔民。西江打鱼这个夕阳行业正面临自然淘汰,西江渔舟唱晚也许会成为一抹渐行渐远的风景。

老渔民:一辈子打鱼为生守着渔船到最后

在肇庆市城区江滨四路的8号码头,一头白发的梁伯赤着双脚,坐在自己的渔船上,双手拿着鱼梭补着网。“现在禁渔,可做的事只有查看渔网有无破漏,然后补上。”这个60多岁的老渔民取下鼻梁上的老花眼镜,古铜色的皮肤上,随着嘴巴的张合,皱纹一条条爬上额头。

“我从小在渔船上长大,兄弟姐妹都打鱼。”梁伯说,家里有四兄弟和两姐妹,从小一家子跟着父母到江上打鱼,吃住都在船上,两个姐妹嫁人后就不再打鱼了,而四兄弟分别独立出来开船打鱼,“那时候打鱼都是从上一代那里学来的,天天出船,看着看着就会了。”在梁伯那一代,读书不是第一选择,打鱼才是。

梁伯在西江上起早贪黑打鱼,历经风浪,“有好几次没来得及收网,船就被风浪吹翻了,我们两口子都掉水里,后来我们从水里游了出来,用双手将船推正,再舀出水,把船划回来。”梁伯说,江上打鱼风险大,收入不稳定,他打了几十年鱼后,转行去开轮渡,给孩子赚学费。后来轮渡公司解散了,当时50多岁的梁伯又重操旧业开始打鱼,这一打就打到了60多岁。他说,年轻时走遍西江上下游,以打鱼为生,年纪大了,要做其他营生也来不及了,现在没力气了,只能在江边捞捞虾和蚬,这条船是他最重要的家产,他说“只能守着它到最后了”。

年轻一代:早已融入城市不愿接班打鱼

老渔民为何不将渔船和打鱼技术传给下一代,就如同他们从上一代那接手这个行当一样?“打鱼抛网不但有窍门还需要有腰力和手力,是辛苦活,每天出船很累,而且收入很低。”梁伯说,年轻一代的人,在外随便找一份工作的收入都比打鱼要强。梁伯告诉记者,像他这样年纪的渔民,每月只有一半时间出船打鱼,收入多元,因为打鱼收入低,有部分渔民已经开始做杂活。

在厂排渔村码头,记者采访到了一位半渔半农的林伯。“打鱼收成不好的时候,就在江边种菜种水果,像农民一样,挑菜去市场卖,或者在江边渔船附近搭个鸡棚,养一些鸡鸭。”林伯带着记者来到他的鸡棚前,只见鸡棚是用木板、铁丝网搭起来的低矮箱子,很简陋,鸡棚里养了十几只鸡。

“五、六十岁的老渔民,一辈子都在西江边上打鱼,自己的孩子也40多岁,孙子孙女也十几岁了。”林伯说,儿孙辈都读过一点书,在岸上的日子长,接触的也是城市里那一套,早已融入城市里,脱离了西江水面,“平常连来江边走走都不愿意,更不要提让他们接班了”。

林伯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在外地打工,做的是粗重的工作,他曾多次提及接手渔船的事,但都被拒绝了。“我们已经是最后一代渔民了。”林伯说完,低头继续拨弄自己的渔网,以后的日子里,只剩他自己和老伴守着那条船和岸上的小平房了。

渔政部门:渔民而今渐老面临自然淘汰

根据广东省渔政总队肇庆支队的数据,全市渔船指标艘,从事捕鱼的渔民有多人,其中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已经越来越少,其余的是一边打鱼一边从事其他行业的半渔民。“渔民的平均年龄是50多岁。”广东省渔政总队肇庆支队渔政渔港监督与船检科科长高翔告诉记者,年轻渔民很少,50岁到60岁的占绝大多数。

据高翔介绍,近些年来,每年都有老渔民将自己的船和渔业船舶证书转让过户,“自年实行渔业双控指标以来,每年大约有10多艘渔船在渔政支队备案登记过户。”高翔说,全市渔船指标已经固定,现在从事渔业的渔船只会减少,不会增加。他透露,全市从事捕捞的船舶不超过艘。

对于不断减少的渔民,广东省渔政总队肇庆支队政委吕国星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行业都会面临一个被自然淘汰的过程,渔民捕捞行业作为一个古老且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同样难逃这个命运,相应的,渔民也在面临一个自然减员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另一个原因则是渔民收成减少,很多渔民因此退出了这个行当。”

为了维持西江鱼苗总量,保证渔民捕鱼量,渔政部门自年开始,西江每年都要禁渔两个月,禁渔4年来,西江的鱼类种类在增加,“除了禁渔外,我们在西江各江段建立了许多人工鱼巢,每年进行人工繁殖鱼苗,此外还在西江各江段进行增殖放流,放养一定数目的鱼类,保证西江鱼类丰富。”高翔告诉记者。

出路:过渡到水产养殖业

随着最后一代渔民的老去,这个夕阳行业的渔民们该走向哪里呢?高翔介绍,渔民属于弱势群体,现在中央和地方对渔民有两项补贴,“渔民享受的柴油补贴是由中央财政支持的,每条船每年可享受一定的补助金额,另一项是省、市、地方联合补助的禁渔补贴,每条船每年也有一定的补助。”高翔说,渔民拥有渔业船舶证书,而且每年至少从事3个月的捕鱼作业就可以领取柴油补贴。

不过,高翔认为享受财政补贴并不是渔民的长久之计,渔政部门也不提倡年轻渔民继续进入捕鱼行业,他认为渔民的出路依然是转行转业。“地方政府一直提倡渔民上岸定居,并在岸上进行生活生产,鼓励他们从渔业转行至其他行业。”高翔说,渔政部门建议对渔民进行社会职能培训,并出台扶持政策,帮助渔民转业。“虽然渔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但依然可以凭着自身对水产业的了解从事养殖业。”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shanhua.com/sbtz/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