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会议合影
摘自《蒋介石心传》,现代出版社年5月,出版社授权转载。
年11月22日,蒋介石应邀到埃及首都开罗,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国的另外两位巨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战时与战后的国际诸多问题进行历史性会晤。然而在埃及开罗召开的这场国际领袖盛会,尚未正式开锣,一群美国官员却在台面下动作频频,他们秘密策划着有史以来第一次针对中国领导人蒋介石的暗杀计划。
一个“中国通”的“蓝鲸行动”传说中即将成功的暗杀计划的代号,日后被以讹传讹称为“蓝鲸行动”(BlueWhale),并声称实施这项行动方案的人,正是史迪威将军(JosephWarrenStilwell),他身兼三职:美国驻同盟国(中国、缅甸、印度战区)总参谋长;驻华美军司令;美国总统特使。
蒋介石夫妇与史迪威将军
史迪威从年北洋政府时代,就被美军派到中国北京做美军“语言教官”,专门教授驻华美军讲中国话和读简单的中文。之后,史迪威断断续续在中国停留与工作,长达10年以上,堪称当代美国军方的“中国通”。史迪威的生活习惯已经中国化,喜欢吃中国北方菜,与中国友人交谈总爱夹杂着中文,以示他的亲华友好;甚至写日记也大量使用中文,显示自己有能力用中文思考若干抽象问题。这在当代西方人中,确实尚属异数。史迪威不但日常生活已经中国化了,连他的思维逻辑,也经常习惯使用中文考虑与解决问题,他便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训练自己成为“中国通”。日后流传甚广的杀蒋“蓝鲸行动”,冠诸史迪威身上,想当然耳,也唯有史迪威想得出以这种中英文双关语,作为这项绝密而影响巨大的暗杀计划的代号。
顾名思义,“蓝鲸”以普通话发音,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谐音相同;而在形象上,“蓝鲸”,蓝色的鲸鱼,似乎正是强烈暗示着在那漫无际涯,关山万里,蒋介石搭乘银蓝色涂装的道格拉斯C-47“Skytrain空中列车”飞机,好像是汪洋大海里的一条大鲸鱼。考诸史实,史迪威确曾准备在地球最险峻而神秘的“驼峰航线”上,使用最绝密而狠毒的手段,结束掉中国抗战时期最独裁、最有力量,却也最具历史关键角色地位的军事强人蒋介石的性命。
事实上,史迪威试图在座机航行途中借刀杀人,假借“驼峰航线”上屡见不鲜的地区极端气象“风切变”“风切”或“风剪”让蒋介石的座机栽在~米的雪山之间,千里荒野、渺无际涯的无人山区,用大自然魔鬼般的巨大力量袭杀蒋介石,利用“风切变”“风切”的那把锐利的“风剪”,把蒋介石的座机拦腰“剪”断!
蒋介石的埃及行在蒋介石这边,不是毫无防备,别忘了,蒋介石年轻时也曾经是杀人不眨眼的刺客。
此刻,由于日本已经封锁了中国南方所有的海岸线,控制了四川以东通往国境之外的所有领空范围,蒋介石的座机要到埃及,被迫只有一个选择:往南飞,飞越驼峰!
蒋介石做任何事情都是谨小慎微,甚至连座机飞机师与座机长的挑选,也是用人唯亲。因此,类似飞航“驼峰航线”到埃及出席重要国际会议,也绝对不敢丝毫大意。他不相信外国人当他的座机正驾驶,所以,蒋介石飞机驾驶员,基本上都改由中国人担任。
毛邦初
蒋介石原配毛福梅的侄子毛邦初,被蒋介石征召为座机机师与座机长。
为了安全起见,毛邦初亲自试飞过这条航线,飞机从重庆起飞后,直接往西方飞,飞越喜马拉雅山,再到印度首府新德里加油,再往西继续飞赴埃及。
驼峰航线
飞行到国外,不仅要克服“驼峰航线”的技术难题,还要克服陌生国度及陌生机场各种地形气候复杂难题,更要克服与这些外国机场塔台人员沟通的语言障碍问题等各种在国内飞行所始料未及者,这些复杂的国际飞航因素,绝非毛邦初乃至尔后蒋介石座机专任驾驶与机长的衣复恩,一时半刻可以克服并且立即上手的,于是被迫必须搭乘美国总统罗斯福好心借用的总统专机“圣牛”号(theSacredCow)。毕竟,美国人的飞机在飞经类似英国人的殖民地地盘时,比那时中国飞机更畅行无阻一些。
追随蒋介石结束了埃及开罗之行后,熟悉特务工作的蒋介石老师董显光有段令人疑窦丛生的叙述:“我们返国回程中,遭遇到两次有惊险的挫折。第一次,当我们从卡拉奇起飞的时候竟跟地上自己的信号失去联络,另有一个奇怪的信号,诱导我们飞向日本人占领的缅甸境内去。幸亏我们的驾驶员发现得早,立刻纠正飞行路线,才免飞进敌人的陷阱。第二次是在重庆降落时,夫人座机是七月四日降落在嘉陵江畔的珊瑚坝,不知是电讯联络犯了错误还是什么,蒋委员长也定在这天从珊瑚坝起飞到成都去迎接夫人。两机一起一落险些在空中互撞。”
既然暗杀蒋介石,罗斯福为什么借机给蒋?
罗斯福拉中国的蒋介石进来参加开罗会议,摆明了是利用援助中国抗日的机会,要中国对美国感恩戴德,而协同美国取代英国在亚洲的战前地位,因此借给蒋介石助其顺利到达埃及那是必然的。那么,为什么又存在“蓝鲸行动”呢?
史迪威在埃及首都开罗和总统罗斯福见了两次面,在第二次晋见罗斯福时,罗斯福询问史迪威中国战场的近况。史迪威答称,目前情况十分严重,如果像上次5月间鄂西会战的情况,中国政府可能会垮台。
罗斯福听到“垮台”两字,面露忧戚之色。他说,如果这样子,我们是不是该另外找合适的人或者中国别的派系继续支撑这局面呢?仗还是要打下去呀!
于是史迪威却将罗斯福言谈中那句“我们是不是该另外找合适的人或者中国别的派系继续支撑这局面呢”当成一把可以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不单是史迪威拿罗斯福这段对话大做文章,将它当成可以堂而皇之刺杀蒋介石的一道“圣旨”,派人去策划刺蒋方案,更严重的是,罗斯福的这句随口说说的话,成了之后杜鲁门,甚至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历届美国政府在遭遇对华政策或者对国民党当局政策阻碍时,挥之不去的一个选项。
编者按:历史上的很多真相都随时间而去,特别是细节之处已经无法看清。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很深,从性格到战略都不合拍,应该说史迪威是有可能有杀蒋的想法的,但是如果真有蓝鲸行动这样的疯狂计划,恐怕也只能停留在计划阶段,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杀蒋并不符合盟军的利益,更不符合中国的情况。以蒋在开罗会议上的地位和对中国战场的重要性,美国政府是不可能批准这样的计划的。在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不可调和时,美国政府的选择是维护蒋介石,调史迪威回国。所以蓝鲸行动更像是一个未被批准,为特别情况预备的应急方案,归宿只会是锁在抽屉里,这个计划如果真有,只会是部分美国官员的私自行动,而不太可能代表官方意志。
作者王丰,博士学位,台湾著名传记作家,蒋介石家族研究权威学者,“台湾研究蒋介石第一人”。
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好文推荐
二战
年苏军不惜一切代价抢占柏林的幕后年4月16日至5月2日,苏联红军经过16个昼夜的苦战攻克德国首都柏林,但是当时许多德军部队对美军奉行不抵抗方针,如果由美军来占领柏林,将会大大减少盟军的伤亡。苏联为何如此着急一定要抢在美军之前攻克柏林,并且不惜付出重大的兵员损失代价呢?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钩沉
抗战时,杀死一个日本士兵究竟有多难?
南京大屠杀中日军杀害30万中华同胞,厂窖惨案中3万同胞遇难,浙西大扫荡中25万浙江百姓遇难......二战中日军对我中华民族犯下滔天罪行,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同胞遇难?抗战时期杀死一个日本士兵到底有多难?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千年恩怨是如何埋下的?
年6月中旬,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两国军队忽然在边境地区爆发冲突,导致多人死伤。光看标题还以为是巴基斯坦和印度,谁想到居然是同为伊斯兰教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呢?其实两国早已埋下千年恩怨......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点击图片进入微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