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歌献给党三门峡市群艺馆百年献礼系列

“南湖碧水驶游船,风雨兼程万里天。舵正帆悬方向稳,劈波斩浪永朝前。从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经历艰苦卓绝的努力,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绘就了“一幅逶迤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历史新画卷”。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下,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筚路蓝缕、顽强奋进,开启了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

三门峡市群众艺术馆每日为您推出一首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颂歌献给党”百年献礼

首优秀歌曲展播

以时代为经纬,以音乐为坐标

以音乐的形式讲述峥嵘岁月

重温铭记党的历史……

第三十七期推荐歌曲

《珊瑚颂》

创作历史

《红珊瑚》出自歌剧《红珊瑚》,创作于歌剧《红珊瑚》剧本完成之后,集中体现了珊妹这个人物的精神面貌。歌剧《红珊瑚》讲述的是第三次国内战争的胜利阶段中人民解放军和人民群众一起解放沿海岛屿的一段故事。歌剧着重描写了珊瑚岛上一家渔民父女,在解放前期和当地渔民一起反抗封建渔霸和蒋介石匪帮的迫害,他们受尽了折磨,忍受着深重的苦难。后来由于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参谋来岛上侦查,及时组织群众向反动统治者进行斗争,他们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配合人民解放军的进军,胜利完成解放沿海岛屿的任务。歌剧揭示了渔民民不聊生的生活,同时表现了他们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盼望解放的心情,也深刻反映了人民解放军是具有高度革命自觉性的军队,他们对人民解放事业怀有无限的忠诚,与人民群众有着血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

歌曲鉴赏

《珊瑚颂》的曲式结构很简单,句式结构也较工整,音乐具有很强的民族风味,优美深情的情绪。前奏有四小节,采用琶音引出主旋律。在A段结构中,节奏主要以大切分、十六分音符为主要特征。一共有四句话,前两句话节奏完全相同,第三句话加人了装饰音,在节奏上也略有变化,从而使整个旋律不显得那么呆板。在B段结构中,整个音乐一直是说话的感觉,句逗比较明显。调式、调性的民族风味依旧很浓郁,结尾再次强调一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朱逢博演唱的《珊瑚颂》表现力极强,为唱这类红色经典歌曲开了一条新路,是一首可以传世的佳作,已成为红色经典之作。整个曲子的伴奏织体灵活多变,多处休止的巧妙运用,琶音的连用,柱式和弦的加入使整个音乐更完美。

《珊瑚颂》气息的运用主要是找准换气口。A段有四句话,每一句有四小节,演唱者可以两小节换气一次,如第一句"一树红花照碧海",演唱者可以在"红花"后换气,这样换气以后才会有更多的气息完成后面的"照碧海",从而使整句显得完整优美。其中"风波浪里把花开哎"要换气两次,在"浪里"后和"花开"后换气。"花开"和"哎"要巧妙做到声断气不断的歌唱感觉,这样才能做到气息很好的控制和支撑。B段在演唱时和A段的换气感觉差不多,只是气息要做到强弱很明显的感觉对比,如"云来遮雾来盖"和"云里雾里放光彩"这两句。后面则需要更多的气息支撑把乐句推向高潮,如"风吹浪打花常开"。只有做到收放自如,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就不会很难的。所以在演唱前一定要仔细研究谱子,认真读歌词,作好案头工作,安排好换气口。

《珊瑚颂》从歌词表面来看,是对珊瑚的赞美,其实词作者是借珊瑚隐喻了珊妹勇敢坚毅敢于与反动统治斗争的精神,把握住这条情感主线演唱起来就不难。A段是对珊瑚花开的娇艳的描述,字里行间的喜悦要从心灵深处唱出来。B段是对珊瑚的赞美歌颂,在演唱时既营造出珊瑚与云雾风浪的斗争意境,也倾诉出对珊妹的赞美和歌颂。

演唱歌曲时要字正腔圆,注意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和字尾。这首曲子有好几个地方是值得注意的:"一树红花"的"一"字,不要唱的太挤太白,"红"字要多找一点全通道咬字歌唱的感觉,不能在嗓子里捏着唱,要唱得圆润一些。其中"火"的"焰"字要及时归韵。歌曲中赵的"哎"唱得清晰明白,还要柔和一些。B段中"云里雾里放光彩"中的"放"字要及时归韵,并且声音强有力地进发出去,把歌曲推向高潮。"风吹来"中的"来"也要及时把软腭提起来,这样归韵才会有力。结尾"花常开"中的"开"一下子归韵并且强收。作者很好的掌握了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民族特征、创作个性、音乐语言。

(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shanhua.com/sbgx/9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