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男人,一生都在环游世界。他走遍了地球上最美的森林和荒野,与自然中的各种生灵亲密无间。他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之一。如果你爱看《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可能会注意到他,经常在野外边主持边讲解野生动物的一位老人。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大自然,用生命在拍自然纪录片。今天我想向各位介绍的,就是这位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DavidAttenborough曾经有人根据豆瓣评分统计过,影人条目下的最高分男神是谁。结果不是大导演也不是大明星,竟然是大卫·爱登堡。毕竟老爷子的作品多为9分以上,他最受好评的作品甚至高达9.9分。神级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蓝色星球2》《王朝》等等,都由他担任旁白,每一部都是超过9.5分的经典。以下是部分大卫·爱登堡解说的自然纪录片:年《植物私生活》(ThePrivateLifeofPlants)年《飞禽传》(TheLifeofBirds)年《哺乳类全传》(TheLifeofMammals)年《灌丛下的生命》(LifeintheUndergrowth)年《行星地球》(PlanetEarth)年《冷血动物》(LifeinColdBlood)年《生命》(Life)年《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年《冰冻星球》(FrozenPlanet)年《植物王国》(KingdomofPlants)年《非洲》(Africa)年《爱登堡的博物馆奇妙夜》(DavidAttenboroughsNaturalHistoryMuseumAlive)《猎捕》(Thehunt)年《爱登堡与大堡礁》(GreatBarrierReefwithDavidAttenborough)《地球脉动2》(PlanetearthII)……大卫·爱登堡的足迹遍布全球,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旅行路程最长的人。可以说,老爷子一生都在游历自然,探索这个星球。他亲身探索过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态环境,观察过的生物种类比地球上任何人都要多。很多生物学家,都是童年时受到爱登堡的启蒙。那么,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男神”大卫·爱登堡,到底是何许人也?大卫·爱登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自然博物学家,还是勇敢无畏的探险家和旅行家,更是被世人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如今BBC的自然纪录片闻名世界,大卫·爱登堡功不可没。他在BBC参与动物自然节目的制作已50余年,可谓BBC的灵魂人物。年,他成为BBC总裁的热门人选。然而,对自然情有独钟的爱登堡,辞去了BBC的行政工作,放弃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仕途,只全身心投入野生世界纪录片的制作。因为他的成就,年,爱登堡被英女王封为爵士,从此纪录片影迷们亲切地称他“爵爷”。英国一艘北极考察船以他命名,甚至一种新发现的恐龙化石被称为“爱登堡恐龙”。这世上能同时获得如此多殊荣的人恐怕不多。艾登堡爵士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多年挚友。追溯艾登堡爵士与王室的友谊,可以看到早在年查尔斯王子和安妮公主到BBC电视摄影棚参观时,艾登堡爵士给他们看鹦鹉的照片。今年10月4日,这位在英国家喻户晓的爵爷,推出了新作——《大卫·爱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DavidAttenborough:ALifeonOurPlanet)。大卫·爱登堡用毕生与自然打交道的经历,向人们讲述近几十年来地球的变化。《福布斯》称该纪录片为“今年最重要的纪录片”,豆瓣评分9.4。很多人说这是大卫·爱登堡的遗作,也是他对人类的最后一次贡献。毕竟老爷子今年已经94岁高龄,这回是真正的且看且珍惜了。与他以往的纪录片不同,这位94岁的白发老人再次出现在镜头前,并非身处自然荒野,而是站在切尔诺贝利的废墟中。这是一座曾因核辐射紧急撤离的城市。30年前,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当局让人紧急撤离,留下了这片废墟。这位这位近百岁高龄的老人面对镜头,说出了自己作为一名自然观察者、博物学家的证词——人类对地球犯下的罪行。这部纪录片,打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岁月静好,揭露多年来被视而不见的真相。生于年的大卫·爱登堡,小时候的世界和现在大不一样。年的世界人口只有23亿,大气层碳含量ppm,荒野面积66%。年轻时热爱冒险的爱登堡,无论去到哪里都有荒野。闪闪发光的海岸、辽阔的森林和茂密的草原,是地球上的随处可见的景观。有时连续飞行好几个小时,底下都是一片原始荒野。面对如此广袤的大自然,谁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人类将拥有威胁大自然存亡的能力。年,人口为23亿时,地球上有66%的面积被荒野覆盖。而在年的今天,人口为78亿,荒野面积仅有35%。从外太空遥望我们的家园地球,孤悬宇宙中,既脆弱又孤独。只是一颗被黑暗包围的蓝色弹珠,它的资源和空间都不是无穷无尽的。人类的生存,就仰赖于这有限的自然空间。年后期,爱登堡都在环游世界,拍摄纪录片《生命的进化》。这趟旅程前往39个国家拍摄了近个物种。他发现,一些动物变得更难找了。尤其是山地大猩猩,当时非洲中部森林深处只剩下只。由于小猩猩在宠物市场很受欢迎,往往偷猎者为了捉一只小猩猩,不惜杀死数十头成年猩猩。影片中,爱登堡看似能与大猩猩近距离接触,是因为它们已经习惯了人类的陪伴——保护者必须日以继夜地和它们呆在一起。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已经有好几次导致动物灭绝的纪录了。如果继续肆无忌惮地掠夺,那么未来出生的孩子,也许只能在动物园中想象曾经的地球。年,爱登堡在婆罗洲拍摄雨林时,那里有四分之三的土地为雨林。但20世纪末,婆罗洲雨林面积已经少了一半。雨林是非常珍贵的生态环境,物种的丰富性是它的珍贵之处。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将雨林砍伐掉,种上单一作物,将生机盎然的雨林变成一片死地。我们每年砍下亿棵树,地球上将近一半的雨林面积已被清空。而人类为了经济利益,已在全球砍伐了三万亿颗树。我们在河流或湖泊上建立水坝污染和超采水源。导致80%的淡水生物消失。我们用家畜替代了野生动物,地球上70%的鸟类都是家禽。人类数量,占地球上所有哺乳动物的三分之一。另外60%,是人类畜养的产肉动物。其他动物,从老鼠到鲸鱼只占4%。地球上一半的肥沃土壤,曾经广袤的森林和平原,如今成了农耕地。从年代至今,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了一半。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镜头前垂下了头,心痛地说:“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野性’。”海洋也不能幸免,由于过度捕捞,30%的鱼种被推向灭绝边缘。人类的远洋渔船从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地去公海捕鱼。如今,海洋中90%的大型鱼类已经被捕捞殆尽。年,大量鲸鱼被成群结队的捕鲸船残杀。世界上最大的鲸鱼蓝鲸,只剩下几千只。年《蓝色星球》剧组无意间发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海洋温度升高,导致了珊瑚礁白化现象。共生藻离开或死亡后,珊瑚就会变白,这意味着珊瑚失去了生命。而死去珊瑚最终的命运,就是变成一堆废墟。年之前,全球气温大致上趋于稳定。但那仅仅是因为剩余但热量被海洋吸收了,掩盖了人为作用。但是现在,海水早已无法吸收这些热能。“现在的海水温度比我出生时已经高了一度。”气候专家针对地球变暖问题,一直在警告世人。毕竟我们焚烧化石燃料,并将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层中。大气层碳含量的变化,一直是地球气候稳定的天敌,也是历史上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过去的物种灭绝主要是因为火山喷发活动,但这类活动一般持续一百万年,才能向大气层释放出足以触动生态浩劫的二氧化碳。而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在不到年内做到了。过去几十年来,爱登堡经常到访极地拍摄,他对极地的情况很熟悉。而他在有生之年,首次经历了北极夏天的变暖。为了拍摄纪录片,爱登堡要登陆位于北冰洋的一座海岛。他原以为会在岛附近遭遇大面积的海冰,但他们一路乘船到达小岛。曾经永久封冻住小岛的海冰,消失了。北极夏天的海冰,在40年内减少了40%。“如果我们再不停下肆意践踏自然,下一个世纪出现的环境损害现象,将比我这一生所经历的损害现象更严重。”科学家预测到年,亚马逊雨林经历大规模砍伐后,已经无法释出充足的湿气,将退化成干燥的热带稀树草原,大量物种灭绝。全球水文循环产生变化。与此同时,夏季的北极将没有冰。失去了白色的冰盖,反射到外太空的太阳能也减少,全球暖化会进一步加速。年,北极各处冻土融化,释放出甲烷——一种比二氧化碳威力强数倍的温室气体,急速加剧全球气候变迁的速度。年,海水温度越来越高,酸性越来越强。世界各地的珊瑚礁死亡,鱼类数量大量减少。年,全球粮食供应面临危机。过度耕作使土壤变得贫瘠,传粉昆虫绝迹,天气越来越难以捉摸。年,全球气温上升4摄氏度,地球大部分土地已无法住人。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上演。这是一条不归路,将带来不可逆转的改变。如果人类不做出改变,下一个世纪,当下的安定和谐将不复存在。这的确不是一部让人赏心悦目的影片。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部耸人听闻的纪录片?爱登堡坦言:“我非常有罪恶感。”因为他是这一切的亲历者,无法视而不见。人类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了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也是数量最多的。人类过着与其它动物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种与自然脱节的生活。在自然中所向披靡,没有天敌的人类,只能靠自己来拦住自己了。要恢复地球平衡,就必须先恢复生物多样性。这是解决人类危机的唯一方案。必须让这个世界恢复“野性”,而这其实并不是很难做到。爱登堡给出了他的建议。据估计,到年地球人口将达到亿人。我们能在人口达到这个数量之前,放缓人口增长速度。在不干扰地球生态的前提下,提升人类的生活水平。用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如太阳能、风力、水力、和地热能。保护海洋生态,全面禁止渔民在多个海域捕鱼,划分近海的三分之一区域为禁渔区。为大自然提供恢复生态平衡的空间,最有效的方式是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地球无法承受太多肉食者,毕竟空间不足。如果我们的日常饮食以蔬果为主,我们只需目前一半的土地用作农业。新旧科技双管齐下,我们绝对有可能利用较少的土地,生产较多的食物。例如,在城市中的室内环境里种植农作物。将人类农耕至今所砍伐的土地,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因为森林是大自然用来隔绝二氧化碳的最佳科技。这一部深刻到震撼人心的纪录片。片中有野性壮美的自然,也有被破坏毁灭的自然。人类面临选择,而答案呼之欲出。影片的结尾,爱登堡再次出现在切尔诺贝利的废墟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个被人类放弃的地方,重回自然怀抱,再次生机勃勃。这表明我们还有机会逆转局势,只要我们采取行动。?文章最后,我想引用爱登堡在《地球脉动》中的一段话——“现在,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环境中,我的家也在伦敦这座城市里。俯瞰着这个国际大城市,人类不断重塑着世界的表面形态,其中的创造力令人惊叹同时也发人深省。它提醒着我们:人类是多么容易失去和大自然的联系。然而正是这种联系,决定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未来。无疑,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尽己所能打造美好的地球家园,不仅是为了人类,更为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不再只为自己而活。请爱护我们这颗“小破球”,请爱护每一个大自然的生灵。*本文作者:RAMA同时征服奥斯卡和戛纳,它绝对是年度最佳,没有之一连毛孔都会演戏,这个新晋百亿影帝,值得被吹爆小成本却逆袭为票房冠军,这部年度黑马新片演技炸裂!好片等你一起「在看」??Douban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