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坛赵元帅尊神名。
亦称“赵玄坛”“黑虎玄坛”
“赵公元帅”等。
道教四大护法元帅之一。
一晋干宝《搜神记》,据载上帝命三将军督鬼卒下到人间取人,赵公明即为其中之一。
南朝齐梁陶弘景《真诰》称为“土下冢中直气五方神”,此为赵元帅出现在道教神灵中之最早形象。隋、唐时期,民间相传为五方力士之一,在天为鬼,在地为瘟神,手执凉扇,身穿白袍,隋文帝封为“感应将军”。元明以后赵公明逐渐衍化成为道教之护法天神。
《三教搜神大全》称,公明原为终南山人,秦时避乱山中,修道功成,玉帝降旨召为灵霄副元帅。称他为“皓廷霄度天慧觉昏梵气”所化生,面黑须浓,头戴铁盔,手执铁鞭,坐跨黑虎,主北方之气。常奉天门之命,策役三界,提点九州,为直殿大将军。后奉旨下界,为张天师守护炼丹炉,授“正一玄坛”与“赵公元帅”之称号。相传部下有八猛将、六毒大神、五方雷神、二十八将等,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祛疟,治病禳灾,讼冤伸抑,买卖和合,可谓神通广大。“故上天圣号为高上神霄玉府大都督、五方巡察史、二十八宿都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帅。”
《新搜神记》又称他为蜀中坛神。旧时民间多奉作财神或门神,信奉者甚众。其形象皆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而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画有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
祭灶日道书称张天师在龙虎山炼丹,天帝遣赵公明降临,为天师守护丹炉,封为正一玄坛元帅。赵公明是“皓廷霄度天慧觉昏梵气”化生,其位在乾,金水合炁之象。奉天帝之命,论冤伸抑,元帅能使之解释;买卖求财,元帅能使之宜利和合。对之祈祷,无不如意,遂被奉为财神。
诞辰日如清顾禄《清嘉录》里记载:三月“十五日为元坛神诞辰。谓神司财,能致人富,故居人多塑像供奉。”人们将每年的三月十五作为赵公明元帅的诞辰,赵公明的形象是:胯骑黑虎、一手持有金元宝、一手持铁鞭,黑面虬髯的威武形象。金元宝象征着赵公明是道教的武财神,铁鞭则是意味着赵公明是一位除瘟禳灾的武将神仙。
含义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获得财富,也因为如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供奉财神的传统,人们希望通过敬财神给自己带来财运,而在民间传说的各路财神之中,赵公明无疑是人们最熟悉的之一。
宝诰玄坛宝诰
志心皈命礼
位列玄坛。金轮如意。
黑虎吼时。天下妖魔皆丧胆。
金鞭起处。世间邪魅悉潜形。
受命玉帝。管理财源。
统帅雷部。号令瘟火。
赏善罚恶。至公至正。
大悲大愿。巡查坛院。
玄坛赵天君。掌理天下财源。
督财府中大元帅。玄化财神天尊。
又诰
志心皈命礼
神霄玉府,梵炁瑶宫。
收金丹而避秦,持玉录而宠命。
身骑黑虎,手持银鞭。
驱雷掣电,斩鬼除妖。
位列西坛,体用水金开道法;
职司北极,镇降龙虎显神通。
部领百员宿将,三界策役;
权司五雷六纛,九州岛岛提点。
德容忏悔,赏罚分均。
大悲大愿,大圣大威。
上清金轮院,正一玄坛赵天君。
又诰
志心皈命礼
灵通丕演,圣德昭彰。
凝形于大梵之初,显化乎无穷之世。
持鞭提索,驭虎降魔。
飞行三界鬼神惊,呼吸一声天地振。
威光景朗,无愿而弗从;
玄鉴灵明,有求而皆应。
救生灵疾苦,保家国安宁。
赞扬道法以无穷,坛镇玄风于水劫。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扶天广圣,如意冲和大神君。
又诰
志心皈命礼
高上神霄,雷霆都督使。
玉殿卷帘上将军,中宫金轮都总管。
太乙救苦天尊旨,三天门下都城隍。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回凶作吉,散祸消灾。
正一玄坛,阐教天将。
如意执法赵公明元帅,
威灵显化天尊。
长按扫码添加END扫码